“吴兄弟!对于此次辽东的战局,你又有何见解?”秦公公问道。
“辽东详情兄弟我并不知,所以说错话莫怪!”吴世恭也知道自己的话一定会传到崇祯皇帝的耳中,所以他就说的很谨慎,“洪督师名震宇内,各位总兵也是名将,而辽东的又是百战精兵,与鞑子相比因略占上风。这战局莫测,兄弟我不敢妄言,可是我们是去救援锦州的,相距也就是百十里,距离并不远,应该是无大碍!”
“依你所说,应该是无大碍?”秦公公又问道。
“正是!如果是救援锦州,鞑子应难以抵挡,不过完全打败鞑子,那就要看天时地利人和了。”吴世恭答道。
听了吴世恭的话,秦公公点了点头,对于歼灭清军,现在的崇祯皇帝也没什么信心。他也认为只要救援了锦州,就可以达到此次战役的目的。
“那兄弟认为此战所需多长时间?”秦公公接着问道。因为辽东集结的大军太庞大了,朝廷粮饷供应的压力是相当大,所以崇祯皇帝就想通过秦公公了解一下,到底会作战多长时间?
“应该三个月吧!兄弟我听说,其他的官军已经都奔赴辽东,就等着我这汝宁军了。而我将在七月中旬赶到关外,这时候就能够开始救援了吧。也就是一百里路,就是每天走一里,爬也会爬到锦州城了。不过兄弟我还要多说一句,虽然我们明军多,可以前作战总是不齐心协力。我的几次打仗都是孤军奋战,根本没有友军配合。如果真的是一盘散沙,那我们明军再多也会被鞑子各个击破的。”
秦公公连忙把这点记下,并向吴世恭保证道:“皇爷爷已给洪督师下谕:让其务必不能分兵。再说洪督师手持尚方宝剑,又是知兵之人,必不会犯下此大错的。那内地战局,吴兄弟又有何见解?”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吴世恭对此是更谨慎了,“不过现有杨阁老运筹帷幄,左将军又屡立战功,应该陕贼难成气候吧!不过兄弟我保证,只要需要我们汝宁营,必不负朝廷所望。只是这次出兵辽东,自保有余,出兵不足。所以在这里兄弟就恳请大哥一句:只要辽东战局变稳,兄弟将会马上带兵返回汝宁。要不,万一时局有变,陕贼流窜至汝宁肆虐,侵扰了我汝宁营儿郎的家园,我怕军心不稳产生哗变啊!”
“嗯——!”对此,秦公公也只是点点头,不敢开口答应吴世恭。毕竟将来的事很难说,秦公公也不敢在这里做下保证。
“那你还是认为内外战局都有望?”秦公公最后问道。
“有望!但绝对不能犯错。现在我们大明已经是两面开战,也都是稍占优势,只要一处有失,那就会急转直下。之后之危局简直难以想象。所以切记要齐心协力。而兄弟我就在这里保证一句:绝对忠于朝廷,以前的事也不会放在心上。要不然,兄弟我也不会这么爽快出征辽东了。”
“这杂家知!皇爷爷也知!”
“哎——!也不知道是怎么搞的,我们大明沃土万里,精兵百万,竟然会走到今天的局面上,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啊!”
“哎——!”
俩人想到了现在的困局,不禁长吁短叹了起来。
“吴兄弟,这次杂家给你带了张皇爷爷的手谕,让你随意到通州仓房内提粮草、军械,你可千万别辜负皇爷爷所托啊!”
“那在这里就先谢过皇上,谢过大哥您啦!”
……
吴世恭与秦公公的交谈应该说是很愉快,所以最后秦公公也把崇祯皇帝的手谕也拿了出来。在现在的局势下,他们决定还是抛开不快,齐心协力为好。
而在休整了两天以后,汝宁军过通州,经天津,直奔山海关,而在这一路上,汝宁军依然进行着战术的训练。在六月二十七日,汝宁军来到了闻名天下的山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