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必去屋 > 泱泱大唐 > 第五十七章 运作的很成功

第五十七章 运作的很成功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如果这种稻种确实成长期短,产量高,病虫害少,上报朝廷后,李世民这个现在勤于政事的皇帝,一定会非常感兴趣的,那就可以在大唐境内大范围推广,天下百姓吃饭问题很容易就解决了。

贞观初年,百姓的吃饭问题都没有完全解决,因为粮食产量不足,在一些饥荒年份,朝廷时常拿不出足够的钱粮来赈灾,导致流民不断,这些事王易在查看一些记载唐代的历史书中时有看到,他希望因为他这个穿越人的到来,能用后世所知道的经验和知识,将这个问题解决掉。

如今天下间广泛推行一年种植一熟的时代,要大幅提高粮食的产量,确实不是太难的事,采取精耕细作技术,广种水稻,推广占城稻,建议稻麦复种,一年几熟,即使遭灾,一般农户也不会没有饭吃的,毕竟现在每个农户家里的田地比后世时候多多了。[]泱泱大唐57

王易也非常想直接向皇帝李世民建议,让朝廷加大开发江南的力度,江南得到充分开发,这个后世时候被称作“粮仓”、“人间天堂”的江南之地若早一步被朝廷重视并得到充分的开发,一定能比历史上早几百年步入“人间天堂”之列,成为大唐的粮仓。

只不过现在王易还暂时不能去长安,他也希望在他可以去长安之日,杭州一带有奇迹出现,证明他的论断是正确的。

-------------

“二公子,官府果真张榜公布为钱塘湖重新命名的事了!”王复匆匆跑进来,一脸喜悦地对正在书房里练字的王易说道,“榜上不仅将二您所提之‘西湖’、‘西子湖’之名写上去,而且还把您所作那首《西湖》的诗也写了进去…”

“哦?!那坊间百姓有何反应?”王易也有点惊喜,马上阁下笔问道。

“坊间百姓几乎都称赞‘西湖’、‘西子湖’之提法非常贴切,几乎没有反对的声音,城中的士子们对二公子您当日所作的那首诗称赞不已,声言看了您的诗,都有一**上想去钱塘湖,不,想去西湖看看湖光山『色』美景的冲动!”

王复安排的那些群众演员并没起太大的作用,因为看到布告的那些读书人,还有听人说榜上公布情况那些不识字的百姓,都交口称赞“西湖”、“西子湖”之名取的贴切,极少听到反对之声,而那些城中的士子们,在看到王易所写那首冠名《西湖》之诗后,都是惊叹不已,称赞王易所作之诗,是越来越好,其中的韵味更让人回味了,一天时间,杭州的街头巷屋,市里坊间,都在说西湖的事,传唱王易所“作”这名咏西湖的“佳作!”

“那太好了!”王易击掌叫好,想着西湖之名就要通过他的建议而出现在历史上,有一种非常大的成就感在心中出现,西湖,就要走向历史了,自此以后,西湖之名一定会取代钱塘湖之名,被世人熟知的,相信到了明年春天,桃柳等树大量种植下去后,再过几年,西湖一带必将美丽如仙境般,他也相信,随着他所“作”这首盗用苏轼的名作流传开来,西湖的大名会被更多的人熟知。

“二公子,今日小的还要告诉您一件更大的好事!”王复脸上又有掩饰不住的喜悦『露』出来。

“什么大好事?”

“在前些天官府张榜征询湖中几条长堤和小岛之名后,您知道百姓提的最多的名是什么吗?”

王易摇摇头,“不知…”这几日他没到街上去过,不知道坊间百姓在谈些什么。

“杭州城的士子及坊间百姓提的最多的是,原来那条白沙堤依然取其名,那条新修横贯南北的长堤为李公堤,湖西那条长堤起名为王公堤,二公子,杭州的百姓可是记着您,以您姓氏来命名长堤了!”王复说话时候的声音都加大了。

“李公堤?王公堤?”不会吧,王易没想到百姓竟然以他和李弘节的姓氏来命名,这可生生地抢了后世时候苏轼和杨孟瑛的风头啊,让这两个为杭州作出巨大贡献的历史名人情以何堪?

“是的!”王复用力地点点头,“除此之外,二公子您为湖中几座小岛取的名‘小瀛洲’、‘湖心岛’、‘环翠墩’之名,也得到了大多人的认可,不出意外的话,官府应该会采用您起的名的!”

“那太好了!”王易忍不住大声叫好,与王复相视大笑。

手下的人办事还是挺得力的,在钱塘湖的疏浚过程中,为他造势的举动运作的非常成功…

百度搜索阅读最新最全的小说aoye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