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七过后,一阵秋风吹过,带来了一场秋雨,天明显的凉了一截。
夏衫已被收进了柜底,每人身上至少都罩了两件单衣,一薄一厚。
一下从热到凉的转换让人有些不适应,家里几个小娃的喷嚏声此起彼伏。
李婆子直嘱咐穿厚些,又背手去灶房,准备煮点姜汤,给大家驱驱寒。
小玉看着李婆子佝偻的背影,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李婆子一手带大了儿子,养大了孙辈,现已成了老人家,如今身高还不及齐子思高。
许是前些日子大家出门的出门,下地的下地,外边,地头的事都做的差不多了,齐家一下子闲了下来。
村里有些闲着的乡亲,听说齐家就快搬家了,趁着有空,纷纷到访。
这会院里已经坐满了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个不停,大多都是说着叫齐家的到了江宁,可别就忘记乡邻乡亲的,以后发了大吉,别忘了提携一把。
还有些打齐子思亲事主意的,也有想替小玉说亲事的,甚至还把主意打到了小树小木身上,连小宝都没放过。
这让小玉有些啼笑皆非,看着院里玩的正欢,还不谙世事的几个孩子,看着小宝那圆圆的包子脸,小玉不住的摇头,真亏这些人能想得出来。
当然,还有些是想来打秋风的。
“她怎么来了?”秀娘一手抱着小四,抬眼看着院里。
小玉闻言看了过去。那个身着粗布衫的婆子,不就是与她们家不对付的向大娘么。
“今个,我赶个巧,来拜会下。”向大娘一脸笑开来。皱的跟朵菊花似的。
有的乡亲出言道:“哎哟,这才对嘛,大家乡里乡亲的,可没那个隔夜仇,向家的,你来的好。”
向大娘搓了搓手,跺了两下脚 ,“咋滴,来拜会下,连根凳子也没得坐。”
前一句是好的。再来一句就带了些火气儿。一院的人哪有那么多凳子。还有些人依旧站着呢。
小玉先前见着人多了,还去把陈大娘家的凳子都借了过来,其他家隔太远了。要借什么的也不方便,借了要还回去也不方便。
不过人家来拜会的,又没说啥过份的话,身为主家的要大度些,也不能自找了不自在的不是。
李婆子暗骂这向家的臭婆子,脸上挂了笑说道:“今个人多,向家的,你就担待着些。”
向大娘见李婆子服了软,她也不能没事故意挑刺,哼了一声。靠着墙根坐了下来。
“今天承蒙大家看得起,来我家聚聚,其他的没啥招待的,茶水管够。”李婆子眯着眼,看着院里的乡亲。
村里平常拜访待客,也就沏两杯茶,李婆子这样做不轻不重,别人也挑不出理来。
“听说江宁那边繁华到不行,到处都是大房子,高头大马的,不知道是不是呢?”
谁家亲戚朋友乡邻的,能在镇上县上有处房子,店面,说出来便是了不得的谈资,何况这会还有个更争气的齐家。
“呵呵,我还没去逛过呢,还不知道,不过他们回来说,是很繁华。”李婆子笑眯眯的答道。
子孙有出息,无论如何,她也是高兴的。
“真的啊?”
“听说那边花销大,一般人家可住不起。”
“哎,你家,家贵做啥营生啊?”
这话问到了点上,众人闻言,拉长了耳朵,唯恐错过了什么。
李婆子脸上始终带着笑,“说是有两间铺子,准备做点小生意。”
这一言把大家都惊住了,在江宁有两间铺子,可比镇上什么的气派多了。
“你看着乡里乡亲的,你们怎么也得提一把,那店有里没雇人啊?”
“这个得家贵才清楚。”李婆子答道。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问了起来,各自撒推销着自家男人,儿子亲戚,齐家的小院沸腾了起来,就跟赶集似的,由于讨论太过热烈,把李婆子说话的声音都掩盖了下去。
小玉有些傻眼,怎么做个工人,还那么积极的,以前只听说过招不到工的,没见过想做工人,还这么火爆的。
小玉自是不知,小户人家挑个做工都是有要求有讲究的,还不是你想做就能去做的,大户人家规矩更多,有的人家直接就买了奴才,哪还需向外聘人呢,除非那些家族大的,产业多,就算聘人位置也是有限的,不愁招不到人,有的人为了份工还得求上门去。
都是乡亲,你是直接答应了哪家不好,直接拒了哪家也不行,齐家人看着吵吵嚷嚷的院子,有些垮了脸。
小玉大喊了一声:“各位叔伯大婶的,先听我说一句,静一静哎。”
众人看着齐家的发话了,虽然是个小孩子家家的,但还是慢慢停下声来,想看看小玉究竟想说什么。
小玉朝大家作揖一礼,笑着说道:“各位叔伯大婶,我们家就那两间店,也不能把在坐各位的所有亲友都请了不是。”
“是那理,不过你们究竟打算是要哪家的,总得说个明白,给大家伙一个交待,是吧?”
李婆子与秀娘有些诧异的望向小玉,这丫头,平时家里遇事,她都是往后站的,今天就怎么反而到了前边去,不过对小玉的举动都是支持的,没出言打断,也没把人拉回来,他们也想看看,自家丫头想做些什么。
小玉甜甜一笑,脆生生的说道:“现在说雇工还早呢,我阿爹虽得了两个铺子,也确实准备做点小生意,可也还没想好。究竟做点什么,要是我爹他开个绣品店,总不能挑些叔伯去做事吧?”
小玉思衬着,她人还小。说错了话,做错了事儿,都可以说是不懂事,也不怕得罪人,乡亲还不至于跟你小女娃过不去,可大人就不同了,随便说两句,也许就得罪人了,经过了那么久,她也总要有些长进。不能遇事了。总躲在大家身后啊。
“那你也得给章程嘛。是吧?”不知是谁出了一言,众人又纷纷附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