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必去屋 >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 > 第八十二节 加入十三行

第八十二节 加入十三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广州十三行,所代表的意思并不只有十三个商行,而是一个行业。

性质上来讲,十三行是牙行,就是所谓的中间商,特殊的地方在于,他们是官府规定的,跟洋人之间贸易往来的中间商,因为官府规定的身份,相应的就有了垄断权,其他商人必须通过他们才能跟洋人进行交易,久而久之这中间商就发展成了向洋商垄断的供货商。

地理上来说,十三行也指的是广州城外的商馆区,哪里不仅有同文行、怡和行等十三行商人的商行,英国、法国、美国、荷兰、丹麦、瑞典等国的商馆也位于这里。各国商馆大多也是他们本国政府发放了特许权的垄断贸易商,比如各国的东印度公司。

所以在广州你问别人十三行在哪里,会被指引到广州城外沙面上的十三行商馆区。

十三行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不叫商馆区,也不叫牙行,而要叫十三行。

有的专家考证说,最早清政府批准跟洋人贸易的行商有十三家,所以流传下来十三行这个名字,有的说是因为有十三个国家在商馆区设立了商馆,所以十三行是从十三夷馆得来。

事实上,这个名称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明末清初文人屈大均写过一本叫做《广东新语》的书,对此有过记载,“东粤之货,出于九郡者曰广货;出于琼州者曰琼货,亦曰十三行货……”

这个所谓十三行货中的十三,其实是来源于明朝时的地方建制。明代广东共十府(郡),大陆上有九郡,第十郡指的是归属于广东的海南琼州府。其中陆地九郡货物成为广货,来自海南岛琼州府的货物则称之为十三行货,原因是琼州府下辖十三个州县,各州县均在省府广州设立推销本县货物的货栈。所以十三行的十三,竟然来自于明代时候的海南岛州县数量。

渐渐的这个名字就泛指跟外洋做生意的行当了,这才有了专门跟西方商人进行贸易的十三行。

所以十三行的十三并不是一个实数,而是一个行业名词,广州十三行行商数量也不仅仅只有十三家,而是有几十家之多,最大的往往只有四五家,然后官府给他们按一个总商的身份,让他们管理其他行商,并为他们的贸易进行担保,以免总是出现因为资金周转问题,引起了债务纠纷。

这种担保用的不好,就是很大的损失,用的好了,就是巨大的利益。潘家据说就因为为其他小行商担保,多次赔偿他们的商欠;而伍秉鉴则利用担保,入股控制了十几家行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