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必去屋 >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 > 第三百八十九节 战略相持

第三百八十九节 战略相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种僵持,拼的是双方的忍耐力,拼的是雄厚的实力,短时间内很难看到变化,因为双方都是拥有忍耐力和雄厚实力的大国。

在西伯利亚方向,中国的突破口却越来越大,将后方扔给越来越多的乡兵负责,主力不断的前进。在夏季的好天气中,不在西伯利亚采取攻势,实在是浪费。10万大军强渡了叶尼塞河,成功攻占了距离鄂毕河60公里的托木斯克,还有一路则从阿尔泰山以东的科布多出击,沿着源出阿尔泰山的鄂毕河支流前进,攻占了更加重要的商业要道巴尔瑙尔。

这些苏联时期重要的工业城市此时都还很小,人口只有万把人,在中国只能算是小镇,托木斯克以流放犯人为主,巴尔瑙尔开采矿产和经商,都没有足够庞大的产业,无法支撑太多的人口,也无法阻挡十万大军的进攻。

攻占这里之后,中国軍队将前线挺进到了鄂毕河。这时候俄国人不能对西伯利亚方向大意了,因为中国軍队现在可以通过鄂毕河水系,直接威胁鄂木斯克,尽管这个距离依然过于遥远,但已经没有地理上的屏障,一旦中国人攻占了鄂木斯克,就会切断他们沿着额尔齐斯河南下的主力。

俄国人不得不在鄂毕河流域加强防御,可是进攻是不考虑的,在这个方向发动攻击,中国有能力保持200万軍队,俄国人却没有。即便中国,200万軍队中真正作战的也不会超过30万,大多数用来保持交通了。俄国人缺乏这个人力,就无法在西伯利亚地区跟中国进行争夺,这种情况在上次战争中已经证明了,所以他们不打算尝试。

现在俄国人开始寄希望于能尽快突破哈萨克防线,将哈萨克地区跟鄂毕河连为一体,成功一个防御整体的话,就更容易对抗中国了。如今他们的局势无异于被撕裂开来,英俄联军在哈萨克丘陵地区跟中国对峙,俄军还要单独面对鄂毕河方向的中国軍队,压力实在太大。

主要是兵力有限,在跟英国进行磋商之后,英国人答应提供新的军事援助后,俄国决定动员更多的軍队,再次组建50万軍队,让俄军总兵力达到150万人。放在十年前,这几乎是一个无法想像的数字。一次次的战争,锻炼了俄国政府的动员能力和俄国民族的忍耐力。但跟中国动员了900万人的軍队相比,实在是让人绝望。

但对俄国来说,这场战争势在必行,俄国要摆脱中国的控制,就必须进行这场战争。

在开战前的许多年里,俄国社会精英都开始认识到,他们在被中国控制,通过经济势力的渗透,中国人掌握了俄国的铁路,俄国的矿山,中国商品充斥了俄国的市场,中国债务压垮了俄国的财政。让俄国始终无法放开手脚,想摆脱这种控制,除了跟中国打一仗之外,还有别的选择吗?

英国的支持是一个良机,英国人促成了美国和西班牙的联合,如果加上俄国,总人口超过1亿,虽然依然无法跟中国相比,但差距已经不是无法克复的,只要西方軍队能取得技术上的优势,那么就能够击败中国人,然后逼迫中国人做出让步。

灭亡中国这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参战各国没有一个有这种念头,所有国家的唯一目的,就是逼迫中国退让,打断中国在各个方向扩张的脚步。俄国的目的是重新夺回国内的铁路、矿山,已经重新取得对中亚的控制权。达到这些目的之后,俄国愿意继续跟中国保持友好,以后俄国绝不会再向东方看一眼,然后全力向西。

俄国认为达到这些目的,只需要几场大会战的胜利,将中国軍队从中亚草原驱逐出去,让哈萨克这个地理上跟俄国南方平原连为一体的草原地区回到俄国手里,将中俄两国的国界以中国西部地区高达雄峻的天山、阿尔泰山等山脉划分,俄国很难通过这些自然地形,把俄国国土推进到这里,也是一个极限。

但俄国人没想到战争会发展成如今的局势,他们确实取得了几场战役的胜利,但都不是决定性的,并没有歼灭中国軍队主力,现在看来,即便消灭了几只中国主力軍队,恐怕这场战争也不会结束。中国人对哈萨克领土的看重,让俄国都感到诧异。他们竟然进行了全国性的动员,武装了900万軍队,让他们的兵力几乎是无穷无尽的。

那时候俄国就开始后悔,而那时候战争才刚刚开始,但那时候俄国依然信心满满,他们不相信900万軍队能够发挥出什么战斗力,更相信那是900万农民。可之后他们发现,中国人让人发指的并没有把人堆上来,而是耐心对这些从农村征集的士兵进行不断的训练,一直训练了半年,才开始把他们派上前线。并且不是让这些没有作战经验的新兵单独作战,而是用来补充前线軍队的伤亡。

战争打了半年之后,其实俄国就开始寻求和平的机会,但通过各种中立国转达的意图,不知道是中国人没有领会,还是他们根本不想要和平,他们根本没有回复,而是一个劲的加强前线兵力。

这时俄国人骑虎难下,而且他们不得不继续加大投入,因为现在他们必须为自己的生存而战。

就在不久之前,中国政府开始宣布,他们最低的战争目标:灭亡俄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