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必去屋 >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 > 第五百二十二节 军事同盟时代

第五百二十二节 军事同盟时代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由普鲁士组建统一德国的概念,并不是普鲁士国王的意思,而是来自民间,来自社会中间阶层,那些资产阶级政治势力,希望拥有一个统一的德国,北德意志邦国支持普鲁士,南德意志邦国支持奥地利。

知道自己的影响力不可能跟奥地利竞争,普鲁士国王开始接受建立一个排除奥地利帝国在内的小德意志的主张。奥地利则因为自己影响力更大,过去他们就是德意志的皇帝,因此希望将所有德意志邦国统一进奥地利,奥地利支持大德意志方案。

失去了俄国的威胁后,普鲁士国王终于开始统一德意志的进程,以北德意志关税同盟为纽带,组建了一个德意志联盟,普鲁士提出一个联盟国家、一支联盟军队以及一部联盟宪法的口号,宣布退出德意志邦联。

此举引起了奥地利的强烈抗议,德意志邦国纷纷开始站队,选择加入北德意志同盟或者继续留在德意志联邦。其中有一个小国出现了分歧,黑森的国王亲奥地利,但资产阶级控制的议会亲普鲁士,议会要求加入普鲁士主导的德意志联盟,国王想留在奥地利领导的德意志邦联。议会跟国王发生了权力斗争,奥地利軍队开进黑森。普鲁士进行了抗议,动员軍队,双方剑拔弩张。

这场战争很容易打起来,因为两国因为对俄战争中,普鲁士占领了原属奥地利的克拉科夫和卢布林,已经矛盾重重。

此时奥地利首相是权臣施瓦岑贝格,此人能力出众,在危急时刻,先后得到了俄国女沙皇和法国首相的支持,普鲁士外交战线一败涂地,势单力孤,而且德意志地区内部,较大的邦国都支持奥地利,支持普鲁士的邦国数量看起来很多,但都是一些依附于普鲁士的北德意志小邦,德意志中部的汉诺威、黑森、拿骚、萨克森,德意志南部的巴伐利亚、巴登和符腾堡都支持奥地利。

于是普鲁士国王不得不在奥尔米茨跟奥地利签订条约,宣布解散德意志联盟,重新恢复德意志邦联,继续承认奥地利为德意志邦联主席。

这份屈从于施瓦岑贝格的条约,被普鲁士视为耻辱,称作奥尔米茨之耻!

外交战线的全面亏输,是普鲁士屈服的重要原因,此时国王威廉四世想起了俾斯麦。

俾斯麦这时候在哪里呢,他被赶到了伊斯坦布尔做领事去了,普鲁士跟奥斯曼之间能又什么外交沟通,却把俾斯麦这个已经占露出了外交才华的外交官放到这里。原因只是国王不喜欢俾斯麦,认为俾斯麦太咄咄逼人,在芬兰问题上让他很不满意。

这次被奥地利耻辱的逼迫后,国王想到俾斯麦主张对奥地利强硬的态度,将他招了回来做外交大臣。

俾斯麦先着手瓦解奥地利的同盟,德意志内部没有办法,奥地利的影响力始终大于普鲁士,这是历史决定的,不是短期内能够改变的。德意志之外,奥地利对俄国和法国的拉拢,让俾斯麦耿耿于怀。

施瓦岑贝格在结束了对俄战争之后,迅速访问了莫斯科,对地位依然不太稳固的女沙皇表示了支持,并说服女沙皇,普鲁士比奥地利更加危险,允许俄国在奥地利国内东正教问题上拥有更多发言权。

成功拉拢到俄国在奥尔米茨会议上,站在了奥地利一边。

在法国方面,则是利用波拿巴家族跟哈布斯堡家族的姻亲关系,并支持法国追求的天然边界,承诺加入法国支持奥地利,奥地利将支持法国得到普鲁士的莱茵左岸领土,将法普边境调整到莱茵河。

俾斯麦发现,他无法比施瓦岑贝格做的更好,无论法国还是俄国都无法拉拢,因为法国对莱茵河领土有野心,当年如果拿破仑最后肯屈服,各国都愿意把莱茵河以西划给法国,可惜拿破仑不妥协,最后战败,普鲁士夺取了莱茵河以西工业地区,从此跟法国产生了矛盾。

莱茵河地区,是德意志地区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的地方,鲁尔工业区就在哪里,现在哪里的经济状态,已经被称作莱茵文明,代表着普鲁士最高的工业成就,不可能割让给法国。

俄国也无法拉拢,因为俄国不可能放弃波兰,但俾斯麦认为,至少能让俄国保持中立,只要让俄国认为,普奥的内战,对俄国是有利的就行。但俾斯麦认为,俄国的中立不可能保持太长时间,一旦女沙皇在俄国站稳脚跟,她不可能接受普鲁士统治波兰,也不能接受奥地利占领西乌克兰。

普奥两国一旦爆发内战,不管谁胜谁负,俄国都会出兵收复失地。

所以俾斯麦认为,对奥地利的战争,必须要快。要在法俄反应过来之前,结束战斗。

战斗那是軍队的问题,俾斯麦作为外交大臣,他只能保证做好自己的工作,首先他要确保法国在战争爆发后保持中立,因此俾斯麦来到了法国。此时俾斯麦得知了一个新的情况,中国正在法国活动,似乎在谋求跟法国结成军事同盟。

中国跟法国结盟,是否对普鲁士有好处呢?俾斯麦密切关注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