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威顿时有种不好的感觉,裴矩难道预先和兵部有过商量?高颎及时问道:“段尚书从何得知?”
段文振沉吟了一下说:“杨崇的定西策其实有个尾巴,是关于西突厥的,只是在杨崇去职的时候,还没有形成结论,所以兵部就一直没拿出来。去年回师后,鱼俱罗正好回洛阳,我和明侍郎在兵部和他谈论西域的情况时,给他看了杨崇的那部分分析,鱼俱罗推断出杨崇设计的五条中,裴大人最可能施展的便是换大汗的举动。”
鱼俱罗是大隋名将,原赵郡太守,一直转战在边境,去年鱼俱罗入朝拜见隋炀帝,从赵郡带回许多杂物,献给隋炀帝,隋炀帝不要,他就转送给要好的朝臣;在东都洛阳的时候,因为与将军梁伯隐有旧交,二人数次来往,因此被御史弹劾,说鱼俱罗以郡将身份交结朝中大臣。隋炀帝大怒,鱼俱罗与梁伯隐都坐罪除名,段文振刚才有点犹豫,就在这上面。
高颎一听拟了五条,就知道段文振说的是真的,这是杨崇这种门外汉的习惯,杨崇缺乏统兵打仗的经验,但是优点就在于眼界开阔,思维缜密。高颎问道:“杨崇莫非认为裴公的方案不可取?”
段文振点头道:“杨崇认为,西突厥的形势就如同三国,泥撅处罗可汗实力最强,但是绝挡不住射匮可汗和薛延陀的联手,如果射匮可汗再用偷袭之策,结局从开始就等于定了。问题是后面的演变,泥撅处罗可汗是胆怯之人,大败后不会在西突厥支撑,最大的可能是率部逃到大隋或东突厥。”
苏威不解问道:“这样岂不正好,有泥撅处罗可汗在手,射匮怎敢不低头?”高颎苦笑,苏威的政治经验没得话说,可是在这种合纵连横的博弈中眼光就差了。
果然段文振说:“泥撅处罗可汗一逃离西突厥,剩下的突厥各部唯有臣服泥撅处罗可汗,西突厥会迅速地统一;薛延陀虽然连征吐谷浑和西突厥得手,因为两族的主力犹存,实际上只是风光,捞不到什么好处,如果我大隋不能和他接壤,大有可能学孙权投魏,表面归顺西突厥,保存实力。”
群臣听得清清楚楚,都明白,如果兵部这次再猜对裴矩的计策,裴矩的声誉将下跌到不可预测的低度。虞世基出列说道:“苏相,不如把裴公的信拿出来,看裴公是如何筹划的,也好和兵部的推演互相弥补。”
虞世基语气平和,说得更是有道理,但听在苏威的耳里,字字诛心,段文振猜的一点都没错;裴矩的信拿出来,给隋炀帝杨广呈阅后,杨广让太监把信给大臣传阅了一遍,才问道:“苏相,你看现在该怎么办?”
苏威可不愿意承担这种责任,回答道:“既然兵部已经在伊吾开始了行动,就不能猛然停止,不过要把目前的情况赶快和裴公通报,请他和西域各国说明情况。至于西突厥的安排,请圣上定夺。”
隋炀帝微笑着:“就按苏相所说,先不忙着与高昌王见面。诸位爱卿,朕准备派一国公担任屯田主事,代管伊吾郡,至于军队,还是由宇文述负责。”
苏威一愣,我什么时候说派国公出马,建立伊吾郡。虞世基赞同道:“圣上所言极是,国公的资格足够震慑各方,便于以后与郡守置换。臣以为,唐国公李渊文武双优,是个合格的人选。”
“准奏。”在大部分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情况下,李渊的命运就被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