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纯碎就是一个消费城市,据杨崇所知,不光是南朝贵族,还有北周的贵族和大隋的皇族滕穆王杨瓒的四子杨猛,虽然都是终身不得做官,不得离开敦煌,但过得都是花天酒地的生活。杨恭道就说过,杨恭仁他们经常给杨猛送钱,还有一些奢侈品。杨崇同意道:“敦煌没什么物产,就用粮食来换吧,你和赵大人看重什么商品尽管开清单。”
赵弘嗣父子掌管屯田几十年,最不缺的就是粮食。汉代玉门关已经弃用,现在叫龙勒城,和另一座河仓城现在是敦煌半公开的走私点,赵弘嗣用粮食换取战马和赃物几乎是路人皆知;杨崇到了河套地区,还要和突厥开榨场,粮食是一个重点。阴弘燊笑道:“茶叶、香皂这些都是必须的,另外,我们知道司空将军从高昌弄出来两万斤钢,我们想买一批装备。”
司空行撤走前,从高昌郡将所有暗藏的铜铁盔甲武器全部运了出来,并且撤掉了高炉设备,其中还真有两万斤钢。于仲文为此上书来信,怒斥杨崇和司空行,杨崇只简单的回话,一个钢是自己铁厂生产的,该上交的产量和税都交了,其次就是自己没有违法对境外出售,难道运回河套,运回中原都不行?
杨崇皱了皱眉头问道:“你们是要钢块,还是要武器?”
阴弘燊注意到杨崇的不快,放低姿态说:“兵器和盔甲,谁不知道杨郡守最精湛的还是格物之术,家丁的装备比府军都好。赵大人需要五百套盔甲和两百支上好的马槊,给自家的亲卫用,大人的那些战利品就不用看了,一般军队中最好的明光甲敦煌有上万套;赵大人还说,如果大人方便,想买两套瘊子甲。”
“没问题。”杨崇问清楚数目,反而放了心说:“瘊子甲和货物现在就可交易,等会我把商行的人找来,你们谈价格;盔甲和马槊分五个月交货,每个月交付一百套盔甲、四十根马槊。另外,我在收复居延地区,希望敦煌不要干涉。”
阴弘燊大喜,赵弘嗣没猜错,杨崇走到这一步已经是什么都不在乎;至于不干涉居延行动,那是肯定的,杨崇兵强马壮,敦煌本来就不敢干涉,再说居延屯田后,突厥人抢粮食肯定是抢居延地区,敦煌的屯田会更安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