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必去屋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217章 国民体育

第217章 国民体育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方先生,可以告诉我,这里是什么地方吗?”

虽然车窗上挂着白色的挡光窗帘,但是贾志谦还是能透过前挡风玻璃看到车外的这座让贾志谦感觉有些陌生的城市,于是便开口问到坐在车前的方良杰。

“呵呵!贾先生以后就会知道的,如果贾先生想看一下外面的话,不妨拉开遮阳的窗帘,相信以后贾先生会喜欢上这个地方的。”

听着贾志谦的话,再看到其一副好奇的神色打量着车外,于是方良杰便开口说道,虽然贾先生制出的底纹母板正在检查之中,但是上头还是批准自己的请求,就是让贾先生和家人团聚上数日。

“你们不怕我跳车逃走吗?”

听着方良杰的话后,贾志谦在拉开车窗上遮阳的窗帘后便开口说到,看着车窗外的众多的行人,街道的整洁远远超过贾志谦的想象,而路边门市的繁华,甚至于超过京城。

“呵呵!我相信贾先生不会那么做的!”

对于贾志谦的话,方良杰只不过是当成一个玩笑罢了,就算他跳车,他能逃得掉吗?再则他不要家人了吗?

“哎!”

见其对自己的话并没有什么反应,贾志谦开始相信了自己的推测,这些人并不是简单的绑匪,他们的背景远远超过自己的想象,可是为什么他们要做假钞?而且是外国的钞票?这是为什么?

“贾先生,前面快到你的新家了,记得我说的吗?我想我们没有必要让你的家人担心你的安全不是吗?”

看着汽车再过一会就会到达目的地,于是方良杰开口对坐在车后的贾志谦交待到。

“我知道。”

对于方良杰交待自己的那个理由,贾志谦当然不会忘记,贾志谦早就打定了主意,绝对不能让一家老少为自己的安全担心,这时的贾志谦侧打量着车外的那些建筑,一时有些失神。

路边的林立的高楼并不同在京城等地看到的,那种透着十足的西洋味的高楼,那些车外透着浓浓的中国味的建筑,让贾志谦看起来感觉很舒服,虽说这些路边的楼大都像城门楼子那般高,但是至少看起来舒服。

“颂名兄,如果不是这街道两边的古朴典雅的碧瓦青墙,我还直的会误以为自己是在国外,在中国像这般整洁的城市,估计就只有这么一处。”

走在路边仔细的打量着这座城市的许宗广咄咄称奇道,从美国回国后一直呆在京城教授土工建筑的许宗广,一直以来对国内大多数城市的认知,都是杂乱的、无序的,总是给人一种昏浊感觉。

但是初来西北之后许宗广改变的自己看法,尤其是路边那些中西合壁的碧瓦青墙,或红墙金瓦的四至六层的建筑,这些建筑无一不要章显规划者特殊的用心。

“忠平!未来中国的城市的现代化应该就是这样吧!这些建筑都是为投我们的大老板所好,就是现在察哈尔临管会的司马主任的爱好,不过站在这里,倒是站在中国,而不像是在上海的十里洋场一样,罢身与外国一般,感觉更多的是耻辱,早晚我们一定得把租界收回来!”

听着同学的话后沈善修开口说到,对于同学的称赞让已经自认西北人的沈善修到是感觉有点儿自得,必竟这坐城市之中也留着有自己的印迹。

实际上,在西北像街道两侧的建筑,大都是这种中西结合中式建筑,在后世生活的十多的司马,最早是按照后世的图纸在西北建楼盖房,可以当看到刘季元绘出楼房图纸的时候,就毫不犹豫的抛充了后世的那种像垃圾一样,没有一点中国味只是透着古板、呆滞的钢筋混凝土味的建筑。

也许是生活在后世看够那一切所谓的“现代建筑”之后的缘故,司马对那些个中国式的、传统的总是有着一种几近偏执的喜爱,无论是在汉服,还是在建筑上都是如此,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于是在刘季元等人的对西北工业区的规划之中。

在用人上面,西北可谓是全中国最大胆的地方,那些从国外学习建筑留学回来的年青人,在西北充分的发挥了他们的才能,这些在中国接受着传统教育受着中国建筑风格影响,又在国外学习了现代建筑知识的中国建筑师,更是将西北这种中西合并的建筑发挥至极至。

于是这种屋顶全部曲线及轮廊,上部巍然高崇,檐部如翼轻展,使本来极无趣、极笨拙的实际部分,成为这些建筑物美丽的冠冕,屋面翼角处理及梁柱间的合理比例搭配,便使这些建筑实现了功能与造型的完美结合,从而产生出超乎寻常的感染魅力!

这些年青的建筑师们选取不同的中式屋顶造型进行组合,就像音乐家利用七个音符纺织出万千旋律那样,在西北营造出多彩多姿的新式中式建筑出来,而这些结合着西方钢筋混凝土的营造出的新式的中式建筑,就成为了这里的特色。

而看着路边的这些中式建筑美轮美奂的大屋顶时,司马更多的时候是感觉到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感觉这才是中国,看着这些建筑,司马更多的时候是找到了那种归属感,那种渗到骨子的里的归属感。

在后世很多人都像司马一样,即便是身在中国,也很难找到那种文化、生活上的归属感,面对着所谓的现代化的、欧美化的时候,感觉到更多的是迷茫,是一种无法寻找到本国文化的那种迷茫。

而正是因为经历了这种迷茫之后,司马现在才会如此迷恋这些传统的、守旧的东西,甚至于司马在一边只会说白话的时候,一边还要在西北中学使用着白话课本的同时,另开传统的国学课一样,因此司马可没受到外界的指责。

不过在面对这些指责的时候,司马连理都不会,千百年以来孔孟之道,仍然是高尚的,不论是尊儒也罢,废儒也好,这些争论与司马无关,司马只知道一个道理,中国人若是连忙什么是中国根都不知道了,那还是中国人吗?而这个根是什么?就是文化。

“颂名,你过去不是不关心政治吗?认为政治是人世间最丑陋的东西吗?怎么现在变的如此激进,倒像早年间的那些革命党了,不过人家是对满清。”

听到沈善修的话后,许忠广显得有些错异,对于眼前的这个同学,许忠广可是知道多年来他的信奉一直都是远离政治,不过问政事、时事,在国外学习时一心扑在学上,对于同学、朋友的革命鼓动从来是不闻不问,怎么现在变的这么激进。

“忠平,过去我们看不到对未来的希望,所以放任自流。但是国家是我们的祖国,如果我们这一代人,不承担起我们的责任,那么我的子孙后代永远会像我们现在这样,生活在屈辱之中,帝国主义侵略者强加在我们身上的耻辱,同样会强加在我们的子孙后代身上,这并不是政治,而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这是我们的祖国。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中国为什么在百年以来都在倍受帝国主义的凌辱,仅仅只是我们的落后吗?不是!是因为我们永远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中国若想富强,若想挣脱帝国主义侵略者强加在我们身上的枷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尽到自己的义务。否则,我们的未来的唯一之途,就是亡国灭种,世代为奴!”

对于老同学提到的自己的转变,沈善修不以为然,自己只不过是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罢了,与政治无关,在回答老同学的话时,沈善修还引用了一句目前在国内非常流行的一首诗。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听着老同学的话,让许忠广几乎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个人,是自己的同学,与政治无关,这是我们的祖国。许忠广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这句话和后面的那一句触及了自己心灵最脆弱的一面,以至于许忠广忍不住略着情绪的重复着这句话之后的那两句,这首诗许忠广曾在收音机里听到过。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见老同学口中念叨着自己话中的两句,于是沈善修便开口把那首诗完整的背了出来,这首《我爱这土地》是沈善修在民族复兴党党部进行爱国主义学习时第一次听到,后来在这首诗在报纸上刊载,又通过广播电台传到了全国。

而这首诗中表达出的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那种爱的刻骨铭心,爱的至死不渝的情感,憾动了很多人的内心深处那丝隐藏的情感。当人们目睹国家遭受凌辱、人民承受苦难的现实时,对祖国爱得愈深,面对现实时心中的痛苦也愈强烈。这种悲愤痛苦的情感恒久萦绕着很人的心。

随着广播、报纸,现在这首出自西北的诗,成为现在最流行的一首诗,在中国南北,这首白话诗几乎每一个学生和知识分子都可以背出,甚至于这首《我爱这土地》还被一些地方临时工加入了语文教材之中。

甚至于这首《我爱这土地》还很快被旅居中国的那些外国人,翻译成了英语和法语和其它几种语言流传到国外,在战火肆虐的欧洲,这首洋溢着爱国主义情怀的诗,自然在整个欧洲流行开来,被翻译成多种文字。

而这首诗的作者,自然也被欧洲人所熟知,甚至于还被一些欧洲人称为中国的“泰戈尔”,当欧洲人知道诗作者司马是中国的一个将军的时候,欧洲的报纸甚至于用中国的“裴多菲。山陀尔”来称呼司马。

对于这么一首自己剽窃的诗,就这样在全世界流行开来,远远超出了司马意料,最初这首诗不过是司马所喜爱的一首诗罢了,在建立民族复兴党,为了对人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司马才会在抄写了这么一首自己所喜爱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