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必去屋 > 大宋之风流才子 > 第三十六章 口水

第三十六章 口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三十六章 口水

2018-04-14 作者: 午后方晴

第三十六章 口水

石坚一读,不由哑然失笑,搞到现这些人还把小说当史书读,那自己可真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

他写了篇很长的奏折上奏了朝庭。这奏折里他先说了草民讲说这两篇小说只是为了使祖母开心,没有想到轰动天下,惊动了圣上,草民真是难以恕罪。然后说春秋时有《诗经》、《楚辞》,汉有汉赋,唐有唐诗,宋有宋词。小说与戏曲虽不是正规的,可也作为的一种。小说与戏曲都以虚构故事情节吸引人教育人。由于长期的不重视,正规学者鄙视这种艺术性质,这才至于这两种艺术流于俚俗,有艳奇下流情节充斥其间。其实小说与戏曲写得好,不亚于诗词对人民的影响。譬如草民去年看到游人离别时,感概其中的凄苦,曾私下里写了一首曲子。

写到这里,他又抄袭了一首马志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天涯。

譬如小子借《西游记》说明正义将战胜邪恶,一切妖魔鬼怪终就是灭亡的下场。再借《三国演义》告诉百姓要忠君爱国。曹操虽是雄才大略,可草民认为他掌握大权,不去保大汉振兴,反而挟天子以令诸候,这种行为不值得歌颂,所以草民小说中用了蜀代为魏成了正统。只是草民只顾得祖母开心,忘记了让百姓造成了误会,罪莫大矣。再请圣上恕罪。

这份奏折到了皇宫时,刘蛾正捧着上的《三国》一百零四回陨大星汉丞相归天见木像魏都督丧胆流泪呢,她用手帕擦着泪花儿说道:“官家,这孩子怎能这么狠心,就将这诸葛武候给写死了。”

宋真宗想到这孩子已经跑调跑了不少哪,难道不把诸葛亮写死,还写出蜀灭魏统一天下不成?

这时候下好太监将石坚写的奏折送来。首先真宗看到奏折上的字,就叫了一声:“好字!”这次石坚还是用了董其昌的书法,这是石坚用这种书法誊抄《资治通鉴》一百多万字,可以说天下除了石坚外,再无第二人能得到董体的神髓。没看内容,光这行行楷书写得行云流水,叫人就看得心旷神怡。刘蛾边上也说道:“官家,你看这孩子字写得越发长进了,可那些人为什么找这孩子麻烦,难道他们家孩子有这孩子有出息?”

宋真宗无语,一个石坚,可以说千古难有,还想找第二个这样的少年?

两人伏下头看他奏折上怎样写的

石坚本来对古文前世就有一定造诣,现为了写好《资治通鉴》,这一年来苦攻文言造句,单论笔力已不逊于当世大家多少。这篇奏折婉转曲折,加上他这一笔好字,让这奏折是花团簇簇。

两个天下尊贵的人一边看一边还比划着这个笔划是怎样用笔的,那个笔划是怎样落笔的。当看到那首小令时,刘蛾又说道:“哀家好外没有看到他写的词了,小首小令写得多好啊,难怪王左议说论笔力他是当今大宋第一,就是太凄苦了。官家,你就不要这件事上为难那个孩子了。”

那个董谊是知道连皇后都为石坚说好话,不知道他还敢不敢上这份奏子。

真宗将石坚这份奏折随同邸报一同扮发到各地,意思是说石坚这奏折上说得很清楚,小说也就是书面版故事,是虚构的,允许和真实有点出入,况且他说过了这本《三国》里他宣扬的就是忠君思想。难道忠君也是错误的吗?

他本来意思不管怎么说,石坚出发点是好点,你们就不要为难这个小孩子。可随着这邸报,却引起了大的纷争。有些愚直的大臣上言说汉朝灭亡乃是汉末外戚当政,宦官专权造成当时民不聊生,才引起黄巾之乱。唐太宗说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应当以史为鉴,勤政爱民。可石坚用了一句忠君将事实真相隐盖,对陛下有百害而无一益。可以王钦若为首的大臣则说石坚这份奏折里已经说过这是小说,以史实为基础,虚构一些有趣的故事,他丑化曹操是应当的,当时曹操手掌大权,不行伊尹、霍光之事,图谋不诡,虽魏代汉成为正统,这种行为本就是不值得赞扬。示看历史结局如何,随后三国争霸,司马炎又学习曹操,以晋代魏,而后五胡乱华,南北对峙,三百多年时间,老百姓就没有得到过安生。这些大臣明说以史为鉴,实际上鼓励这种叛逆的行为,其心可诛。还有一派官员说你们就不要吵了,也许那个少年精通诗词还有那个什么曲子,笔力好,但人家只有九岁,不可能样样都精通的,也许他对历史不熟悉才造成《三国》中大量的内容与史实不符。但这派人声音弱,写这个《三国》,石坚不去看《三国志》?才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