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山风急雨
2015-09-20 作者: 繁朵
第一百六十六章 山风急雨
南诏之地多山林,其地气候又炎热,瘴疠蛇虫层出不穷,久而久之,便出现了吊脚楼,这种楼阁与梦唐的房屋相去甚远,它们惯常依山而建,以木柱撑起上下两层,这样一是因为山间平地稀少,为着节约平地的缘故,另一重原因却是为避虫避潮,架空的房屋便于通风,且干燥防潮,人居其中免受风毒湿毒之苦。下层因有楼阁在上遮掩,能够避雨,也可用来关一些牲畜并堆放杂物,可谓是物尽其用。
郭守第四子郭桐亲自建成的这座紫阁别院里的吊脚楼虽然是描摹自南诏,却又有所不同——在南诏,吊脚楼常用的木材优选椿树或紫树,前者不易生虫,而且根茎皆可入药,能燥湿清热、还可消炎止血,后者结构致密,质地坚硬,而且这两种木材谐音“春”“子”,所谓春常大、子孙旺,口彩吉祥。
郭桐亲自督促工匠建成的这几座却皆选了竹为材料,以牡竹为柱,翠竹为墙,旁边还栽着一小片梨竹玩赏。吊空的竹楼下多半只有一片融融碧草,想是因为被竹楼挡住了日照的缘故,有几处兀自还留着水珠儿,也不知道是露珠,还是别院的人撒上去的——打算做为元秀住处的那一间竹楼下,偏巧正是山顶引来的那条溪流曲折绕过,可见几尾锦彩游鱼在其中来回逡巡。
管事请元秀登楼,在竹梯前脱去丝履,只着锦袜拾步而上,但觉足底阵阵清凉,周身都是一畅,上得楼去,先是一道环绕竹楼的回廊,管事道:“回贵主,听说在南诏那边,这一圈却叫做走栏。”走栏外侧临空之处设着鹅颈也似的美人靠,修竹韧性极强,弯曲出来的曲线优美而曼妙,这样的夏日,即使没有山风时过,看着那边浓淡不一的碧色也觉得靠坐上去是舒服的。
楼前竹门后还挂了一张细竹编织的竹帘,整个楼上散发出淡淡的竹香清气,元秀偶然一瞥,却见四周墙上、头顶竹梁,皆雕琢了如芙蓉、双鲤、祥云等吉祥的图案,哪怕是无人注意的角落,也皆都用尽了心思。
这座竹楼虽然只得这么一层可以住人,却分前后三进,左右也各三排,足以容纳元秀与随身的宫女。四周的坐卧之具都是竹制,甚至连净面的盆都是细竹编成,再刷一层桐油堵住疏漏之处,大约是为了证明这一点,里面先盛了半满的水,居然点滴不渗,管事注意到元秀的打量,忙道:“这些都是别院库中原本存着的,因从前无人来住,所以一直不曾取出,这回接到了贵主要来的消息,才都搬了出来,贵主莫要瞧竹色陈旧了些,却都是新的。”
一行人进了给元秀准备的寝室,这一间比经过之处都要大一些,向着山顶的方向并相对的地方都开了窗,其中山顶方向还有一扇小门。房中放着一张宽大的竹床,牡竹床柱上,悬挂着色如烟罗的软帐,竹床不远处靠窗的地方,另设了竹案、竹榻,角落另有一张琴台。
采绿好奇的推开了向着山顶的小门,去到外面走栏,不多时便兴冲冲的折了回来对元秀道:“阿家去外面瞧一瞧,郭四郎当真是个妙人儿!”
元秀被她说得起了好奇心,问那管事道:“外面是什么?”
那管事也凑趣,并不戳穿采绿所见之景,只神秘一笑道:“还请贵主移步,一望便知。”
出了那扇小门,元秀不禁哎哟一声——门后走栏、美人靠都与楼前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原本以为楼下小溪只是流淌而过,却不想,在楼后稍高之处,竟筑了一道水坝,堵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池塘,恰恰可供楼中人靠在那排美人靠上,临水照影。
来自山顶的水清澈见底,池中种得却不是常见的茭白、芙蓉之类,而是色泽深碧的睡莲,此刻刚过晌午,有开有闭,颜色红白交错,时见藕色,叶片却俱是一色的油碧透亮,那种绿当真是绿进了人心里去,莲叶田田之间,依稀可见游鱼之影,池边一株两人合抱粗细的垂柳悠然而立,枝条长得拖到水面,引鱼群争而噬咬,再往上,却见枝叶茂密、草木葳蕤,只见一条青石铺砌的曲径在其中若隐若现了。
峰上的风带着远远近近的草木之气自四面八方吹来,直灌入袍袖之底,明明烈阳高照,这时候却一点也不觉得炎热,薛氏在旁深深吐了口气,这一番旅途劳顿,却因为山间暑气难至,显得精神奕奕。
元秀站在栏杆边低头看了半晌自己的倒影,叹道:“还换什么地方?这会我就觉得行宫也未必有这里好了。”
“九娘就是贪图新鲜。”薛氏听到她这么说忍不住调侃道,“是谁连着几年从华清宫回长安时都一步三回头,当初还缠着先帝要把那边的温泉都带走的?”
她说的却是元秀小时候的事情了,骊山自古就以汤泉出名,本朝为了避暑,自太宗皇帝时就在骊山北麓建起离宫,初名汤泉宫,天宝六年改名华清宫。玄宗皇帝尤其喜幸此处,甚至有几年还携贵妃在离宫长住。自安史之乱后,颇有一段时间因朝政动荡,华清宫人久不见圣颜,但宪宗皇帝继位后,励精图治,每年倒有余暇率六宫及百官前去避暑。
元秀作为宪宗皇帝膝下唯一嫡女,又由后来代掌后宫的王惠妃亲自抚养,宪宗每每携人往骊山避暑,总也少不了她一份,因她当时年幼不能久泡温泉,偏生元秀天性喜水,薛氏盯她盯得很紧,所以有次伏日结束,秋风乍起,圣驾将回长安时,恰好召众子女至御前奏对,宪宗皇帝见元秀小小年纪却面有郁色,惊讶之下便将她叫到身边询问,谁知道元秀张口就要他将汤泉搬一口去长安——当时左右有善谀者便提议不妨从骊山左近修筑暗渠引温泉水至大明宫中,也算是“搬运”过去了,只是被宪宗皇帝以劳民伤财阻止,另赐了一批珍宝之物给元秀以作安抚。
华清宫是中规中矩的梦唐宫殿,自然不及这座紫阁别院新鲜,但要论舒服却是两者各有千秋了,元秀方才说离宫不及别院,无非是头一次见到吊脚竹楼这样的建筑新奇罢了。这会被薛氏说穿,却没来由的想起了宪宗皇帝,她这个父皇继位之后多半都在忙于政务,哪怕是她这个唯一的元后所出之女与他见面的机会其实也不多,众子女里,要说宪宗最花过时间的除了做过太子的丰淳外,便是长女平津——平津出生时,宪宗皇帝还是太子,虽然怀宗皇帝久不问政事,但当时的宪宗还是有比较多的时间去逗弄女儿的。
等元秀出生时,宪宗已经立丰淳为太子,在这种情况下,宪宗不遗余力的培养着帝国新的继承人,对女儿们就更加顾不上了,除了年节及大典的宴会上,平素也只有王惠妃侍寝前,元秀可以被问上几句。而元秀记忆里,她到王惠妃身边时,似乎宪宗皇帝已经很少召王惠妃侍奉了……这些想起来,不免有些失神。
等她醒悟过来时,却正听见采绿拍手叫好道:“……既然如此,别院中可有钓杆么?”
只听别院的管事笑着道:“钓杆自是有的,其实在别院里钓着都是放养下去的彩鲤,虽然好看,肉质究竟不及山涧所出,高冠瀑布下的野鱼却是鲜美无比,因贵主今日到,昨夜仆特使人去那里设网抓了几条,以瀑布下潭水养在厨下,贵主可要尝一尝?”
元秀抬头看了看天色,这时候已经过了晌午,她们在路上用了从大明宫带出来的点心,饿倒是不饿,见旁边采绿渴望的看着自己,不由扑哧一笑,道:“那么就盛些汤来看看。”
那管事忙答应一声,趁机退了下去。
因元秀来前就告诉他们会自己带足伺候的人手,不必另外预备仆妇,管事走后,元秀回到正厅坐下,又叫薛氏与采绿也不必拘礼,都坐下来歇息一二,便觉得周围一片幽静,偶尔漏进一两声鹊鸟虫鸣,说不出的空寂之感。
采绿四下里看着,却被她发现了方才几人都没留意的厅上中堂,龙飞凤舞,忍不住抬起头来辨认着,元秀回头一看,立刻认出正是一幅竹之十德,她忍不住问薛氏:“大娘,我那四舅舅,可是看过典籍中记载的汉武帝时甘泉祠宫?”
“阿家,那是什么?”采绿好奇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