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人们研究发现,凡是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也往往是“文革”的重灾区,出头闹事的,往往都是那些平常没机会露脸,业务上很一般的人,也许他们以前压抑久了,终于找到了“翻身”的机会?各单位真正的专家、业务带头人,往往都是受冲击的人。
科学院是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也是闹得最厉害的地方之一,很多科研人员参与了派性斗争,几乎所有工作都被迫停下了。上级派来了军管工作队,实行军管,可就连军管干部都被造反派绑架了三次,呆不下去,只好撤了。赵九章因为是国民党元老戴季陶的外甥,首当其冲,被扣上了“特务”帽子,横遭批斗,惨不忍睹。
七机部的情况,“文革”刚开始时,要好一些,到后来,也是乱得一塌糊涂。钱学森由于基本没受到冲击,这面“大旗”还在,所以科研工作也能往前推动,尽管阻力重重,令人焦头烂额。
中央专委会批准,以刚刚研制成功的东风三号导弹为基础,再加一级固体火箭,用来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这种改进后的火箭,命名为“长征一号”。在钱学森等人建议下,七机部批准任新民担任总设计师。
负责卫星地面测控系统的701工程处,由于是科学院的单位,受到了很大冲击,也是一塌糊涂,里边的人造反的造反,挨批的挨批,下放的下放,早就没人上班了。技术负责人陈芳允给扣上了“资产阶级学术权威”、“国民党特务”的大帽子,所幸陈芳允平时人缘好,每天总是笑哈哈的,没跟任何人“结仇”,加之他“认罪”态度好,造反派对他还算客气,上过几次批斗台,但没受皮肉之苦。
701关了门,陈芳允只好赋闲在家。他闲不住,自己给自己理发,往脖子上围一块白毛巾,左手拿一面小镜子,右手操推子,理得十分在行。他还会做针线活,闲着没事,他把家里的衣服、袜子,该缝补的都缝补了,叠得整整齐齐,放进衣橱。
照这样子下去,卫星测控系统,不定拖到猴年马月。陈芳允焦急万分,但又无可奈何。再不抓紧,恐怕就要影响到卫星的发射。国家的大事,拖不起呀!
陈芳允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5年在英国一家保密性很强的无线电厂研究室工作,解放前夕回国,在国民党部队服役了一小段时间。他是一个难得的无线电电子学方面的精英天才。1949年,国民党强迫他去台湾,为了能留在大陆,他硬是咬牙用钳子拔掉自己的脚大拇指指甲盖,住进医院才躲了过去。前几年,国民党u2飞机窜犯大陆,大陆的雷达跟踪不上,空军通过国防科委找到他,他将雷达抗干扰系统进行改进,结果,雷达捕捉到了u2,击落了它,毛泽东主席为此还做过批示:“这个技术很好,我很感兴趣。”
听说聂荣臻元帅下令,让导弹试验基地把701接管过去,陈芳允着实高兴了一阵,但后来又没了动静,他整天六神无主的样子。终于有一天,有人找上门来,自称是导弹基地的副参谋长,叫乔平。乔平对他说:“陈芳允同志,我来通知您,科学院701工程处,不久可能要被导弹试验基地接管,先给您打个招呼,希望您积极支持基地的工作。”
这让陈芳允惊喜不已:“我早盼着这一天呢。”
乔平说:“701工程处的专家,如果本人愿意,都可以穿上军装,到部队来。”
陈芳允问:“我一个老头子,能参军入伍?”
乔平说:“只要本人愿意,就能。”
结果却让陈芳允很尴尬。
乔平代表基地到科学院办理接管701工程处事宜,701的人都可以参军,唯独陈芳允不能。乔平不解:为什么呀?他可是大名鼎鼎的无线电电子学家,1957年苏联第一颗卫星上天,他就计算出卫星轨道,还不可思议地测出卫星里面有什么内容。像这样的科学家,为什么不能参军?
科学院革委会领导告诉乔平,陈芳允在国民党军队服过役,他的历史问题,很复杂,一直没有搞清。政审这一关,没法过。这样的人,怎么能够穿上人民解放军的军装?
乔平一下子愣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