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心疼地说:“总理,您快一天一夜没休息了,现在又都凌晨了,您快去睡一会吧。”
周恩来固执地摇摇头,那位工作人员只好去打长途电话,回来说西边无事,他这才放心。
氢弹装配一丝不苟地进行着,一切顺利。但在接近尾声时,一桩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这天下午,两位工人师傅负责安装弹簧垫片。这种垫片很小,只有一厘米大小。装完后,突然发现少了一个,怎么也找不到。闻迅赶来的李觉、王淦昌、郭永怀、邓稼先、陈能宽等领导和专家,意识到情况严重,立即组织研究处理。
如果垫片确实在弹体内,情况将非常严重,由于垫片可以直接接触到炸药层,氢弹又要随飞机上天,在飞机颠簸震动或加减速时,垫片必然会在弹体内移动碰撞,倘若因此引起炸药层过早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李觉组织众人开了整整一夜的会,决定无论如何一定得查清垫片下落,哪怕是挖地三尺。天一亮,他们顾不上休息,立即到现场寻找。然而,整整一天,什么办法都用上了,却怎么也找不到。
王淦昌提出,要想一劳逸解决问题,恐怕只有一个办法将弹体全部拆开,消除隐患。
张蕴钰摇头:“时间很紧张了。拆弹体,势必要将‘零时’往后推,‘零时’往后一推,会不会影响全局?”
程开甲说:“氢弹试验的气象条件非常严格,为绝对保证爆炸后沉降剂量不超过范围,基地上空三千米内必须没有降雨条件。而按新疆的气候,过了六月便是雨季。”
李觉也说:“是啊,一下雨,整个试验将被迫中止。”
王淦昌在闷头思索,能不能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郭永怀一支接一支吸烟,他也在沉思……
一个小小的垫片,牵动着众人的心,领导、专家们都是心急火燎。没办法,只好向周恩来汇报请示。电话里,周恩来口气严厉:“李觉同志,一定要采取可靠的措施,确保氢弹不带隐患上天。在任何情况下,安全和质量都必须第一。甚至取消预期试验,也在所不惜!”
放下电话,李觉指着氢弹弹体,对众人道:“如果没有办法找到垫片,那么我们就拆,坚决地拆!”
众人一阵揪心地沉默。那两位“惹祸”的工人师傅捂着脸,伤心地哭起来。这时,郭永怀站出来说:“我有个主意。”他打开手中的一张弹体装配草图,指着一处地方,“垫片如果掉进来,只能在这儿,这周围空隙不算大。我们滴些快干胶水进去,就可以将它固定住,它对氢弹也就没有威胁了。”
李觉问:“这能粘得住吗?”
郭永怀信心十足地说:“能!”他又拿出几张草稿纸,“我计算过了,只要垫片有三分之一的面积粘上胶水,其粘着力就可以保证它在飞机上不移动。”
众人好一阵议论,渐渐地,专家们都倾向于郭永怀的意见,最后李觉拍板,就按这个意见办。他赶紧给周恩来打电话汇报,以免总理老惦记没完。
垫片风波,总算过去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小小的垫片,没有惹祸。
垫片风波终于得到了平息,然而,投弹的问题,又冒了出来。
有一天,机长徐克江驾驶的轰6飞机投下一枚模拟配重弹,地面上,光学经纬仪、无线电测高仪高度集中地盯住降落位,测量它在空中落下的弹道,忽然,出现异常测量数据,下降速度与原来的计算不吻合,造成弹体倾斜着落下,猛地砸在地面上,半个弹体埋入土中。徐克江向地面报告,投弹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