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只得领受尚方宝剑,厉声大喝道:“天子御赐尚方斩马剑在此,从此之后,若有那路诸侯敢畏敌不前、临阵退缩、不服将令者,斩。”
这些世家诸侯被曹操的话吓破了肝胆,都俯身往尚方斩马剑跪拜,唯有袁绍昂不为礼,有世家诸侯愤怒地质问,袁绍哈哈笑道:“我袁绍当初就有救驾大功,当初论功行赏之时就被太后和天子赐予御前不跪,我在今上面前都不必跪拜,又何必在这个宝剑面前跪拜呢?你们这些因袭祖辈父辈恩惠,素无功劳于朝廷之人,还是要恭谨一些才是。”
那些世家诸侯如刘岱、乔瑁之辈,皆是浑身颤抖,这个袁绍也太嚣张跋扈了。他们却不知道,袁绍布本身的性格就是很嚣张跋扈的,只是为了在大家面前做出一副礼贤下士,精忠报国的样子,谨慎小心做人惯了。所以袁绍就变得低调多了,没有以前那么嚣张跋扈了,但那嚣张跋扈的性格始终还是植根于灵魂深处,并未远离。如果有一天袁绍觉得一切都在他掌控的时候,他就开始骄傲,开始嚣张跋扈。
今天袁绍的嚣张跋扈纯粹是个意外,主要的原因就是刘尧的步步相逼造成的。为了不落在刘尧的下风,袁绍一改之前低调的面孔,执意不拜尚方宝剑,就是给刘尧一个说法,自己虽然会进军讨伐董卓。但那是因为他袁绍一心为国,而不是迫于你这把来历不明的尚方宝剑。
当然这次展现出来的嚣张跋扈,只是世家诸侯的看法,落在他袁绍一党等人眼里,是热血,是仗义,是为了大义,虽千万人吾往矣。等到时候刘尧等人被董卓击败,那他袁绍之前的嚣张跋扈可以来出来说事,他们被伏击是他们愚蠢,关我袁绍屁事,我是看不惯他们太畏敌不前,才激他们出兵的。
刘尧也不和袁绍死磕,他不跪就不跪吧,再说袁绍他说的也不假,那时候何太后为了安抚袁绍,当场就说过袁绍可以御前不跪。那他刘尧自然不会去在得罪袁绍,因为他自己手里的这柄尚方宝剑实在是没有经得起考证的扎实证据。
刘尧一面极力怂恿世家诸侯跟董卓血战到底,陷害这些世家诸侯,一面做出这等热血仗义的举动,足见他演技之高,已经成了一个合格的政治家。袁绍虽然表现得如此嚣张跋扈,却不把自家军队的指挥权交出去,还是心安理得做那个倒霉的盟主。
在刘尧、曹操、韩馥、刘备等人虎视眈眈下,袁绍硬着头皮下了将令:“所有诸侯在十天后将营帐转移到荥阳,待荥阳城破以后,再扫荡虎牢关。”
与此同时,在洛阳城里,相国府里。董卓最近几日,坐卧不宁,二十二镇诸侯分成六路攻打洛阳让他疲于应付。董卓派中郎将段煨统领六万人马防守长安,应对孟知祥、韩遂、曹操、马腾这些西面的诸侯,担心他们派出偏师袭击自家的后门。
校尉张济领四万人马防守弘农、陕县中路,应对北路联军。中郎将董越领三万人马防守武关,应对从荆州而来的燕军。牛辅、杨定等人领四万人马,分别防守除虎牢关之外的洛阳八关。中郎将沐英、骁骑校尉李文忠统领五万精兵应对东南、正东、东北三路联军。虎贲校尉李傕、郭汜领六万人马,谨守洛阳,其中便有两万飞熊军,日夜防守着相国府和皇宫。最被董卓信任的儿子董遵诲也被派往虎牢关镇守,董遵诲麾下是扩编的二万飞熊军。
西路、北路、南路皆不足虑,最让董卓担心的是东路,前三天传来沐英射杀颍川太守王匡和鲍信、伏击大破曹操、刘备的联军,让董卓非常高兴。董卓的高兴劲还未过去半天,就又收到沐英领三万人马伏击曹操之后遭遇刘尧五刘联军的狙击,死伤惨重,阵亡近八千,被俘虏了一万多,只有不到一万的残兵撤回荥阳。
董卓勃然大怒,一巴掌把面前的桌案拍散:“沐英真是个废物!竟然被刘尧小贼打得如此惨!传令下去。李傕领一万飞熊军前去荥阳。负责迎击刘尧,再派人将沐英押回洛阳发落!”
董卓的女婿李儒为董卓最为倚重的智囊,连忙劝阻道:“相国大人,李傕此前在南匈奴处做护南匈奴中郎将时被马腾,韩遂的骑兵击败过。所部受损严重,之前还在重整部队的军纪,李榷大军的战力恐怕已经低过在河东的时候。此次若派李傕前去迎战刘尧,恐怕更不是刘尧的对手!”
董卓冷哼道:“那就派郭汜前去!”
李儒哀叹道:“相国大人明鉴,郭汜的将略与李傕相仿,李傕胜不得刘尧。恐怕郭汜也不是刘尧对手!沐英此前败在吕布手里,完全是因为大胜了曹操鲍信,骄傲轻敌之故,沐英本身还是非常有将略的。相信沐英和李文忠两人定能吸取之前的教训,谨慎防守,刘尧必定不能轻易攻破荥阳城。朱元璋在荥阳经营四五个月已得军心,加上李文忠和沐英都是他的老部下,若是相国临阵换将,必挫军中士气,恐不利荥阳防守。”
董卓瞪起铜铃大眼。凝视着李儒:“那依你之见们该如何是好?!”
李儒叹道:“传闻联军秘密制造了一批霹雳车,数量不菲。攻城拔寨,所向披靡,恐怕荥阳守不了多久,荥阳若被攻破,关东诸侯必受鼓舞,势必会倾发大军来攻打虎牢关们西凉铁骑利于野战,不善防守。虎牢关前一马平川,利于关东诸侯兵力展开,霹雳车若再行肆虐,虎牢关亦不能守,既然如此。不若撤离洛阳,迁帝于长安。以应童谣。近日街市童谣曰: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西头一个汉’,乃应高祖旺于西都长安,传一十二帝;‘东头一个汉’,乃应光武旺于东都洛阳,今亦传一十二帝。天运合回。相国迁回长安,方可无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