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以东海国的强大,完全可以推翻朝廷,为什么没有去做?
五、东海国准备怎样对待朝廷的读书人?
六、来了东海国几年,为什么会恍如隔了几世?
七、将来是怎样的?为什么?
八、家国天下,以家治,以王乱,以地灭;傅宁没有儿子,如何处理后事?东海国怎么承继?如何避免治乱?
九、兴衰轮回五百年,下一个轮回是什么?可有解法?为什么又会有轮回?
这九条是金锋写在纸上对傅宁的提问,其中还夹杂着几条别的问题,不过被金锋涂画掉了。
傅宁是越看越头大,金锋的问题不是无法回答就是太过刁钻,傅宁一下子僵在了那里、愣了半天!
“我说你怎么会想到这些问题?!你的视野也忒大了吧?!这哪个问题都是惊世奇问!没一个简单的!”
“其实我一直都有疑惑,只不过模糊的很;以前在京师七王府的时候我曾想过一些问题,不过模糊的很,也就搁下了;到了这里后看了好些书,才弄清了有那些问题;而这两天又好好的睡了一觉,彻底的清醒了过来,所以才明白了到底是那些问题;可对这些问题,我一个答案都没有!——我也是今天才把这些问题整理出来的!”
金锋悠闲的喝着茶,如今也学会了躺在摇椅上慢慢的晃悠;“问题都是才清楚整理出来的,我也不是非要找到答案,你能回答几个就回答几个,只要不绕我就行。”
“也就是说我怎么回答都行?你更在意的是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
“也是也不是,我也是不知怎么的就想到了这些问题;以前是模糊的很,不知道问题在哪里,现在是知道了问题在哪里、却不知道答案;不过你如果有答案的话就更好了,只要不绕我,总归能给我解些惑。”
“……?!”
——————
“我是发现了,乾平帝就是个傻子,他真该把皇位传给你!金铮的视野和你想比,连个蚂蚁都不如,而你的视野则超越了古人!秦皇汉武、隋文帝和唐太宗,他们的视野都不能和你相比,乾平帝真是瞎了眼!”
“嗨嗨嗨!我是让你回答我的问题,不是让你骂我父皇的!再怎么说父皇也是我养父,比那个我不熟悉的生父贾代善强多了,你给我留点面子可好?!再说我四哥金铮又怎么了?他怎么着也是个皇帝,没你说的那么不堪!”
“不堪?说不堪都是夸奖他了!当个皇帝,却不敢杀人放火,视野小的如豆丁大,成天只知道纠结于一些小事;勤勉倒是勤勉了,仁义倒也仁义了,可一天批二十个小时的奏折,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他是个皇帝,不是个小吏,根本就是没脑子!你再看看你,‘家国天下,以家治,以王乱,以地灭;’,‘兴衰轮回五百年,下一个轮回是什么?’,这些问题你都能想到,见识和他整个儿差了十万八千里都不止!!!”
金锋摇了摇头,沉思了一下,突得抬起了头,“你又开始绕我!我问你问题呢!你怎么又扯到我父皇和四哥身上去了?赶紧得,回答我刚才的问题!”
“……?”,傅宁有些无语!
“你这些问题都太难了,你让我回答哪个?!”
“嗯,第一个问题应该是最简单的,以前和你聊天的时候你说的我就没听明白过,你就先回答第一个吧!”
“……?!你真会挑,下面的几个问题还好说,第一个问题是最难的可好?我都不知道答案,你让我怎么回答?!”
“那就先回答下面的,第一个问题最后答!”
“……?……!”,傅宁又是无语!
————
“你这些问题,第四个和第五个算是最好回答的,要不我就先说这两个?”
“随便,只要你不绕我就行!”
“那好,我就先说这第四个问题,‘以东海国的强大,完全可以推翻朝廷,为什么没有去做?’;——朝廷和东海国之间的区别想必你也有些了解,东海国以格物学和机械力为筋骨,初步实现了工业化,国力强大、先进;朝廷以儒学和人力为尊,封建、落后、顽固,这几年又开始广泛出现激化的阶级矛盾问题;因此从这些角度来讲,双方的力量差距已经拉开,不构成对比了,现在的东海国完全有力量吞并朝廷,之所以一直没有吞并朝廷,是因为一直在顾忌朝代更替会衰减吞噬人口的问题。”
“朝代更替会衰减吞噬人口?怎么讲?”,金锋有些疑惑;
“秦两千万,秦末后只剩下千余万;汉五六千万,经三国魏晋,五胡之时仅剩千余万;隋末战乱,五六千万剩下两三千万;唐五代、宋亡于元、明又覆元,都经历了大量的人口衰减;至于大英朝取代明朝,究竟衰减了多少人口,我没能估计出来;
大明正德年间,丁口为六千多万,但这其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丁口指的是成年男丁和妇女,十六至六十岁男为丁、妇女为口,此外还有老弱妇幼不计、以及瞒丁瞒口,正德年间的人口实际上还有推敲性,比较真实,总人口大约为八千万;但是万历和崇安年间的数据就完全失真了!
我曾让燕山堂去查过资料,根据太原府志记载,‘明万历十三年,北地荒,太原遍植红薯,活人无数’,这个说法很奇怪,太原出现红薯的时间竟然比岭南出现红薯的时间还要早;红薯是前所未有的重要粮食,使土地对人口载荷量急剧增加,也就是说万历天启到崇安年间的几十年、人口是剧烈增长的,可根据资料,崇安十三年全国丁口数是五千两百万,数据全是伪造的,崇安二十一年、扬州城许多大地主名下的瞒丁数竟然达到了惊人的六成左右!严重失真!
因此我估计过,明末的人口数量实际上应该在一亿两千万到一亿五千万之间,大英太祖金享统一全国的期间,衰减的人口是历朝历代最少的,大约在三千万左右;而因为红薯能够救命的原因,这期间的新生人口反而更多!”
“这不可能!我记得太祖爷登极的时候杀过很多人的,京师、洛阳、金陵,可都是杀得血流成河的!你确定你没算错?大明末年人口减少量是最少的?”
“是的,我确定没算错!——我一直怀疑大英太祖金享和我一样是个穿越者,可实际上明末的崇安帝时期就和我原世的记忆不同了,所以我看不明白!不过明末英初人口衰减量的估算我还是不会算错的,史载崇安帝末年,复社聚于京师,谋与内阁右尚书栾方森、太监李文锦、害崇安帝于端阳殿,大英太祖金享旋即起兵平定京师,建大英朝;三月,太祖杀戮京师,聚军资六千万两,京师为之一空;金享二年四月,太祖雄兵五万、驱民夫三十万攻洛阳,屠城,杀五十三万,震慑天下;金享三年九月,太祖雄兵十万定金陵,破扬州,屠城,杀二十四万,下斩复社令,江南读书人为之一空,江南遂平!
——这些资料朝廷都没有掩盖;从表面上看、大英太祖金享杀了很多人,但实际上他杀的全是朱明王族和各地的大地主,扶持的是小地主,大明末年实际上衰减的人口很少;大英朝初期虽说有四十九年的战乱,可实际上全是各地的小规模战争,衰减的人口有限,反而因为大地主被清理一空,土地过度集中的问题被解决,同时、生产力的进步、红薯的出现、都使土地对人口的载荷量增加,人口反而出现了剧烈增长;祥和十八年、朝廷的丁口数就已经达到一点五亿了,实际人口约一点八亿,也就是说、大英朝建国的前四十八年,人口增长了约五千万,其中红薯是最大的贡献!”
“……?”,金锋一个劲的皱眉,“那这与东海国不愿推翻朝廷又有什么关系?”
“我不是说了么,朝代的更替会大量的衰减人口,就是大英朝替代明朝,也衰减了大约三千万的人口,这还是恰巧碰到了红薯在中原推广、大量贡献人口的时期;你可以想象一下,一旦东海国吞并朝廷、会有多少的人口被填进去?我说的不是战场上的伤亡数字,而是战乱所造成的整体上的人口衰减量,包括荒灾、流民、疫病、割据、动荡、等等,得有多少人命填进去?”
“……?可东海国迟早还是会推翻朝廷的,你避免不了这个问题啊?”
“是的,问题是避免不了的,可时间的选择很重要啊!——东海国准备的充分一些,就可以减少很多的问题;比如说流民安置、粮食供给、防疫、新占区的治安恢复、政权建立,等等,都有助于减少人口衰减量!”
“那你准备等到什么时候,准备到什么程度?”
“大约在一起三五年冬、一七三六年春左右吧,到时候就差不多了,东海国储备的粮食也就够了,我争取将人口衰减量控制在两千万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