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矮个子匈奴士兵问道:“陈将军?哪个陈将军啊?”
“这你都不知道,就是汉军之前的统军大将,奋威将军陈必达啊!”高个子说道。
“啊?原来他投降了咱们,怪不得咱们现在打仗这么轻松了,有了他做向导,咱们攻占长安,那还不易如反掌啊。”矮个子说道。
“你以为咱们大单于就让他做向导么?我听说啊,这次进攻长安的三路大军中,中路进攻长安的统帅,就是陈必达。他已经向大单于保证了,说他一定会拿下长安。只要打下长安,他就娶咱们的娜扎公主。”高个子越说越带劲,都开始眉飞色舞了。
“这可太好了,有了他统领和指挥,我想不出七天,咱们的骑兵就可以拿下长安了。”矮个子应和道。
“嗯,就是就是。”高个子道。
两个人的谈话全部被姜凌听到了耳朵里,他感到非常地震惊,同时也痛心疾首,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一位对大汉忠心耿耿地将军,怎么会为了一个匈奴女人,而背叛了自己的国家?
那两个匈奴士兵在姜凌身边架起了柴火,正准备点火,突然响起了匈奴军中的集合的号角,矮个子说道:“这小子怎么办?要不我一刀把他结果得了。”
高个子说道:“不用麻烦了,这小子刚才被我砍了两刀,到现在血都快流光了,反正他被绑着也跑不了,不用管他了,咱们回军营。”他俩飞身上马,狂奔而去。
姜凌毕竟是大汉的将军,虽然身负重伤,但还有胆气。他用牙拼命咬断了绳子,挣扎着逃了出来,向着离自己最近的汉军营垒跑去。
在他的身后,两个身影看着他狼狈逃走,一双细长的眼睛盯着他的背影,露出了一丝诡异地微笑。
只听一个雄浑地声音说道:“现在他们应该相信了吧?”
“不,火候还不到,咱们还得再加一把火。”
镇守云中郡的就是大汉的浚稽将军赵破虏,此时他正在军营中察看士兵的操练情况,忽然一个哨兵飞奔来报:“禀将军,姜凌将军身受重伤,前来求见。”
“什么?”赵破虏听后很震惊,“赶快扶他去我卧室,还有,立刻去请大夫来为姜将军治伤。”
看到眼前的情景,赵破虏几乎不敢相信。只见姜凌全身受创,血流不止,几乎成了一个血人。大夫抢救了一会后,冲着赵破虏摇了摇头,就离开了营帐。
赵破虏上前,拉住姜凌的手说道:“姜将军,你什么都不用说了,我知道是匈奴人干的。你放心,我一定会为你报仇,为死去的兄弟们报仇的。”
姜凌用力握住赵破虏的手,断断续续地说道:“有一个重要的,重要的情况。我必须,必须告诉你,就是,就是陈必达叛变了,他,他投降了,投降了匈奴人。现在变成了,匈奴人的走狗。这次的事件,就是他带领匈奴人干的。”
“什么?你说的是奋威将军陈必达?”赵破虏简直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他怎么也不敢相信,大汉的“卧虎”,和他最爱戴的“飞麟”霍去病将军齐名的奋威将军陈必达,竟然会背叛自己的国家,反过来帮助匈奴人。
但是看到眼前的好似一个血葫芦的姜凌将军,赵破虏必须相信了,因为这是姜凌将军用自己的命换回来的重要情报。
姜凌用尽最后的力气说道:“这次匈奴人兵分三路,中路大军目标就是长安,统军大将就是陈必达。你们一定要……”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闭上了眼睛。赵破虏已经热泪盈眶了,他攥着姜凌的手说道:“你放心吧,我们一定会挡住他们。不,我要把这帮匈奴人全部消灭!”
赵破虏下令厚葬姜凌,同时立刻做出部署,准备好防御工事,准备迎击匈奴军队。副将马德兴说道:“将军,末将以为陈将军一心为国,对国家忠心不二,怎么会突然背叛呢?末将真的是不敢相信啊。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啊?”
“有什么误会?难道你不相信姜凌将军拿生命换回来的情报么?这个陈必达本来就品行不端,他之前的事情我也有耳闻,当时还不相信,现在看来,都是真的。”
“赵将军,当年河西之战,末将曾作为裨将跟随过奋威将军。奋威将军不避刀剑,身先士卒,爱护战士,一心报国,末将始终还是觉得不能这么草率地下结论啊。此事尚未有定论,更不能将此事以公文形式上报皇帝陛下啊。还请赵将军三思。”马德兴说道。
赵破虏正要发作,突然探子来报,说一队匈奴骑兵,正在城下,扬言要攻城。
赵破虏立刻来到城上,此时天色已晚,又下着轻雾,能见度极差。赵破虏看到城下有一队排列整齐地匈奴骑兵,为首一员大将,金盔银铠,威风凛凛。跃马大叫道:“城上的汉军听着,我乃汉奋威将军陈必达,现奉匈奴大单于之命,前来攻取云中。各位兄弟,刘彻昏庸无能,早晚必亡。天下必当是大匈奴的。我奉劝各位兄弟,早日前来归顺,我定当厚待大家。倘若执迷不悟,负隅顽抗。城破之后,鸡犬不留!”
赵破虏听闻此言,握拳大叫道:“好一个陈必达,果然投降了匈奴,给我乱箭射杀之。”顿时,城头上汉军万箭齐发,匈奴骑兵抵挡不住,一片混乱,转眼间便快速撤走了。
赵破虏见已经击退了匈奴骑兵,立刻回到营房中,坐在案前,伏案写道:
“大汉浚稽将军赵破虏谨奏皇帝陛下:
匈奴骑兵日前猛攻我云中郡,攻破我七个壁垒,杀死六位将军,姜凌将军身负重伤,突围而出,并带出一重要情况。汉奋威将军陈必达,利令智昏,背叛大汉,投降匈奴,此事千真万确。末将和众位将士亲眼看到此人率领匈奴骑兵攻城,但被我云中守军击退。末将赤胆忠心,誓死报国,臣在,云中在。
赵破虏
元狩六年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