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必去屋 > 北洋 > 第五十六章 邀请

第五十六章 邀请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历史发生改变了!只是不知道因为什么才会产生这样的变化。难道是因为唐伯文?!”谭延闿心中细细思量着。

历史有着太多地选择,任何一个人都有撬动历史改变原有轨迹的可能,不过这个难度系数高的让人难以想象。就如同同样是看到秦始皇出游,刘邦的答案是:“大丈夫生当如此。”而项羽的回答便是:“吾当取而代之!”还有更多的人同样看到秦始皇出游的景象。但是这两个人就为此而付出努力。

不过这个努力是几十年的积累,谭延闿并不认为他区区几年办文摘写文章便可以改变地。当然他不排除自己的所作所为深刻的影响到了别人。就他看来自己的幕友堂和护卫队都有可能会成为改变中国近代史地进程,尤其是自己的护卫队,若是按照自己地思路发展下去,不出二十年绝对是一支在中国不可小视的力量,但是这一切都需要时间!

“中堂大人对这次战争是何想法?有没有需要在下去做的事情?”谭延闿问道。

“我这次来京师就是来找你,中堂大人认为组安你办的《强学文摘》对日本了解颇深,对国际事务也很清楚,所以想请你入幕来帮助中堂大人渡过这次危机……还有一个问题便是组安你发明的无线电电报机要加快进度了,这种不用靠电线便可以发电报的技术,北洋水师很需要——这次本来中堂大人召见各国驻华公使的时候,朝鲜海战的消息是广乙和威远带回来的,所有人都认为济远非沉即降,但是济远却于当天夜间被英国货轮拖回到了天津港。若是你发明的无线电电报机能够投入使用的话,那中堂大人那里将会以最快的时间得到准确的消息,这样也不会有这么多麻烦了!”唐伯文说道。

“加入中堂大人幕府?!”谭延闿轻声反问道,实际上他更多的是自言自语。

“不错,中堂大人认为人才难得,组安就是中堂大人所需要的人才,你在日本问题上判断非常准确,现在战事一起,中堂大人依旧在做努力,这个时候就更需要你了!”唐伯文说道。

在谭延闿的前生记忆中,李鸿章这个名字代表了太多负面的东西,包括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都是由这个倒霉蛋签署的,当然这两个条约也不能全怪李鸿章,但是这个臭名声却是跑不了的。除了历史上的名声臭之外,老李同学的用人才是最关键的——能够得到他重用的人,不是老乡便是往日同僚的子弟,最着名的还是袁大头,外人是很难在他心中占据一席之地的。从李鸿章的用人政策,谭延闿可以看到自己加入李鸿章集团的未来——无疑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搞不好还要背上臭名声。

北洋的资源是谭延闿最为眼馋的,有了北洋的资源他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沿着袁大

线问鼎中国的最高统治权,这个诱惑是谁也不能拒绝少有人能够看清罢了。但是对于谭延闿来说这不是问题。不过话又说回来。加入了北洋集团无疑是给自己地身份上贴了个标签,北洋的背景将会加在他脑袋上很长一段时间,那张之洞的钢铁厂问题就会要做出取舍。自己将会和盛宣怀重新回到同一起跑线上,谁最后得手就要看各自地手腕和财力了,这两项他都不怎么自信。

李鸿章树敌太多,翁同龢就是一个例子,老翁同学多少还能够坚持几年,这几年里足够给谭氏父子找麻烦了。况且他本身就是总督的公子。完全有能力借着谭钟麟的大旗来自己干,财力虽然不算充裕但是可以慢慢经营,只要老头子一天不倒,自己就可以一天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进行发展……

“难道就这么看李鸿章葬送济远所取得的有利开局?难道还要签那个该死的马关条约?!”谭延闿摇摇头,内心中权衡利弊让他难以取舍,正如唐伯文所说地那样,若是处于民族考虑,自己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参谋人选。有自己在李鸿章面前施加影响,就算甲午战争真的战败,在谈判桌上也未必会让马关条约变得如此损失惨重。

“纪孟兄,我决定入中堂大人的幕府。不过小弟我有几个条件务必要说在前面!”谭延闿说道。

“组安请说,若是为兄能够答应的绝不推辞!”唐伯文说道。

“第一。我需要给家父去封电报,纪孟兄应该知道朝局变幻莫测,家父身为两广总督有很多不便之处,若是他不答应,那小弟也没有什么办法了;第二,纪孟兄也知道小弟是要遵从家父的决定要考科举的,明年恩科会试小弟是一定要参加的,到时候不要耽误了在下和中堂大人地大事……;第三,帮助中堂大人自然没有问题,只是事情过后,小弟还是要回到父亲身边的,中堂大人这里要代为说清楚……”谭延闿将自己的条件说出来,然后等着唐伯文的回应。。

“呵呵,我当是什么条件呢,原来是这些!组安大可放心,为兄可以为你做主,只要令尊同意你就要成为我地幕友了!”唐伯文笑着说道。

“纪孟兄,事不宜迟,我们这就连夜返回天津,现在朝鲜局势开局对我们非常有利,但若想凭这点优势就想让日本人屈服那是远远不够的。虽然小弟我刚刚得知海战消息,但是对于这个局面小弟心中也多少有些想法,想必对中堂大人有所助益……”谭延闿笑着说道。

虽然是连夜返回天津,但是唐伯文并不介意,因为他身兼天津机器局总办,现在战争已经开打,想要打仗这军火是必不可少地。北洋水师的弹药供给几乎全部都由天津机器局来承担,金陵和江南制造总局虽然也要负担一部分,但是在距离上非常的不划算,天津这边的军火生产任务将会非常繁重。

谭延闿到达天津之后,立刻通过电报房给广州发电报,这里是北洋的天下,电报局的大老板就是李鸿章,谭延闿在这个问题上可不会给李鸿章省钱,一份长长的电报不惜费用的发送到广州去了,用电报来发家书这在现在的中国也算是头一份了。

第二天一早谭延闿便收到了老头子的回电,相比之下老头子的回电非常简单:“可行!”

谭钟麟的态度将会直接影响谭延闿的决定,尽管他有一百个理由,但是现在他的根基实在是太浅离不开老头子的保护,况且官场上的事情老头子要清晰明了的多,自己莽撞行事看上去很有道理,但是往往会酿出祸端,一般老头子让他自己进行决断的时候,基本上不会伤害到根基老头子才会放任谭延闿去做,一旦威胁到根基的时候,等老头子出手的时候那就对谭延闿非常不利了。

经过几年的熏陶,谭延闿对晚清的官场基本上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这个时代虽然不像春秋战国一般国家分裂,但是这些大臣们就像那些诸侯国一样,最顶级的那几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地盘和派系,同一大派系中还分成几支不同的小派系。这种分布不仅存在于洋务派,清流也不例外,像洋务派中的李鸿章和张之洞隐隐对立一样,清流中的翁同龢和孙汶也是对头,没有任何一派是铁板一块,否则齐心协力之下对手可能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