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必去屋 > 北洋 > 第二百三十一章 玄机

第二百三十一章 玄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御史胡孚宸上书,微臣以为不能寒了天下士子的心,以微臣之见朝廷应当发还杨崇伊当初所查封强学会的书籍、舆图等物,还应该对此给予一定的补偿使其早日回复正轨……”谭延慢慢的说完。

谭延感到朝廷对于他的关注可能是太多了,练兵这样的事情先不管真相如何,什么猫五猫六的连军事都不懂的人都知道弹劾自己一本,这只能说自己太过耀眼。转移视线的方法只有竖起一个更加耀眼的家伙,而康有为则是一个现成给谭延当挡箭牌的靶子。刚毅是重臣,不过此人没有大脑,自己拍的慈禧太后不是刚毅,反驳他又能如何?不过既然有机会让康有为的维新派出头更快些,谭延也不妨顺手推舟赞成胡孚宸的奏折,反正这本奏折中光绪皇帝的意思再清楚不过了,借着自己的嘴巴说出来也是顺理成章。

“可以!”皇帝略微的扫过一眼:“天下都知状元郎乃是奇才,朕曾记得数年前谭卿所做的《劝学篇》,当年是圣母皇太后和朕颁下的旨意让天下督抚人手一册的,康有为自然是相差甚远……不论是强学会还是保国会,就都不要再纠缠了,会可以保国,岂不大善?!朕决心效法俄国彼得大帝和日本明治天皇,一意维新,尽革旧俗!朕要允康有为所请,颁一份定国是地诏书!”

“定国是”诏书是翁同来拟写的。光绪皇帝在这里突然宣布拟定国是诏有些急了些,不过在谭延看来这把火烧到这个份上才引出变法维新,这个时间的拖延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和北洋的实力壮大有很深的联系。若非谭延决死抵抗,德国人在胶州湾败得一塌糊涂,北洋又以强势的态度抵制沙俄南下,这才将列强分裂中国的计划堵死,维新变法在国势颓丧的并不是很厉害的情况下退到现在也就不足为奇了。

光绪皇帝的态度多少让所有地大臣有些意外,但是谭延却并不感到意外,对于维新变法他心中已经做足了充分的准备。谭延已经过了热血青年的时代,政治和利益的分配才是他最为看重的。一想到自己身后的北洋,还有众多跟着北洋吃饭的人,他还有后退的余地么?变法维新的结局在他心中早已经成为定局,这和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没有任何关系,这完全是他作为一个从政地上位者一种本能的动作。

次日养心殿群臣议事,这一次慈禧太后突然驾临,令包括翁同在内的所有人都感到非常意外,而光绪皇帝却没有任何表示。这一切落到谭延的眼中,沉思片刻多少有些了然。

“定国是诏”是翁同所拟而这份诏书中的言辞也尽显这位帝师老成持重的风格,通篇没有出现什么“宪政”之类时下正兴的词汇,而是以教育定为基调。整篇文字措辞严谨平实,从教育着手作根本之图。谭延理解翁同地顾忌----尽管翁同同样也没有想到今天慈禧太后突然驾临养心殿,但是这份诏书是要颁布天下的,慈禧太后那边不难知道其中的内容和作者是谁,翁同这么做是不想再招致慈禧太后的反感。

谭延一边听着这篇仅仅五百多字的大文章。一边心中也叹了口气----翁同应该算是走到最后了,他这篇文章先不说慈禧太后如何看,就是看着光绪皇帝紧皱的眉头,谭延也知道激进的皇帝对翁同非常的不满意,与年轻皇帝预期所想到的相差甚远。

短短的“定国是诏”很快便读完了,光绪皇帝地眉头都快拧成了一团麻,而慈禧太后却在一边不咸不淡的说道:“行了,这动静已经不小了,先这么着!皇帝,昨儿你怎么说的。也都和各位臣工们交代一下!”

从慈禧太后走进养心殿,谭延就觉得这次会议非同一般,而慈禧太后对国是诏的看法如此轻描淡写,加上她的话,谭延心中更加坚信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之间肯定达成了什么政治交易,不然不会如此轻松。而光绪皇帝在听到慈禧太后如此古怪的话后,脸上多少有些失意的表情。

所有人都在满腹狐疑之时,光绪皇帝轻咳两声说道:“谭钟麟内召授武英殿大学士,管户部,军机大臣;张之洞内召。授文华殿大学士,管兵部,军机大臣;刚毅授协办大学士,调……调吏部!王文韶授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谭延……授协办大学士,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光绪皇帝这一连串的任命在众多大臣心中引起了巨大的波澜。而对谭延而言几乎是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给砸蒙了---谭钟麟原本是东阁大学士。以北洋大臣地资历也算是勉强合适,李鸿章时代他可是首辅授文华殿大学士。从东阁大学士到武英殿大学士也算是往上爬了一个格子,而张之洞继李鸿章之后作为天下最有进取心的总督就任文华殿大学士任首辅也是当然,只是以南洋大北洋,这还是近三十年里头一遭。

最重要的是谭延的任命是直接坐着火箭当天下总督之首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一般而言除了朝廷中出了什么非常大的变故之外,统治阶层直接从满人权贵中挑选一个得力精干之人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之外,其余地历届直隶总督哪个不是在经历两三个总督之后才有资格到这一步地?!谭延以山东巡抚任兵部尚书兼步军统领已经是够快的,而这一次地任命虽说只是升了半级,但这半级却比“四端两协”更要实惠得多。除了最年轻地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之外。谭延又破了一项纪录----以一个协办大学士的名头来执掌这天下第一总督。

因为荣禄死得不明不白,所以军机大臣就空出来一个,而谭钟麟和张之洞的补入,使得军机大臣的数目不减反增成了六人。军机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军机大臣的数目是忌满六人的,这也是为了方便对重大事件军机处能够做出一个明确的结论所致。军机领班固然尊崇,但像翁同这样比较“软”的军机领袖,再加上荣禄这样强硬的军机大臣,就算军机处军机大臣数目为五人,在“三比二”地情况下依旧是有很多问题难以做出决策。。

“现在军机处军机大臣六个人。既然多出来一个,那肯定是要有一个下去的,那么西边的的意思是把谁替换下来?是端王?不像!礼王?有可能,毕竟礼王世铎的年纪也太大了,不过礼王世铎可也是坐过军机领班的,照顾老臣荣耀退休,同样有些不像……谭文卿和张香涛?这两个人一南一北,一远一近,遥相呼应。不过他们身上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深深打着西边的烙印,既然将他们弄上来,那就绝对不会再换下去,同样不像!”翁同的脑海中不断地翻腾着。

虽然死了荣禄让翁同过了几天的舒心日子,不过这次军机处一下子进来两个人不说把谁给替下去,单单这刚刚进来的张之洞和谭钟麟。这两个人可都是自己的对头呀!张之洞在两广的时候,翁同用“闱赌”差点将张之洞的前程给毁了,至于谭钟麟虽然以前是至交,但是这五六年俩人之见简直可以用“势同水火”来形容。

一想起自己和谭钟麟的关系,翁同地脑袋就更大了一圈----谭钟麟真的算是隐退了,他的儿子实在是太能干了,与其说他和谭钟麟之间是势同水火,不如说他和谭钟麟的儿子是势不两立。同样身为世家子弟的翁同对于谭延老练的官场手腕和敏锐的洞察力并不吃惊,毕竟有谭钟麟这条老狐狸领路,谭延就算再厉害一些也不足为奇。不过令他非常吃惊的是谭延对于洋务的熟练手腕,这水准可比搞了一辈子的李鸿章还老辣三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