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必去屋 > 玄门八脉 > 第四章 复国宝藏

第四章 复国宝藏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祭拜已毕,众人渐渐散去,吕子通唤了柳少阳到院府后堂。

遣退了左右丫鬟仆役,闭了屋门,两人坐定,吕子通低声问道:“阳儿,此番你远去鄱阳湖历时近一年,陈友谅的藏宝是讹传还是确有其事,可有了眉目么?”

柳少阳略微沉吟,答道:“门主,属下此次奉命前往鄱阳湖打探陈友谅的宝藏。只因此事已经过了二十年,又是历经多年征伐,世事变迁,鄱阳湖沿岸村落集镇甚蕃。属下怕动静太大引来麻烦,故而只挑选了十名安庆府分舵的兄弟分头打探。又恐直言相问引人生疑,多是与当地老者闲谈之中打听,因而想有所收获甚是艰难。所幸打探了几个月,还算是有所收获。”

吕子通昔日随张士诚征战多年,深知战事一开,处处用钱。如今若能得一笔意外之财,自然有不胜之喜,忙道:“那是说打探到了些线索了?若是能得到这笔财宝,起兵之时充作军饷,购置兵械,士诚先主的基业便兴复有望了!”

“鄱阳湖沿岸的渔民不少是这几年才从别地迁去的,本地的老者虽然都知道朱元璋与陈友谅的鄱阳湖水战,甚至有的还能说些当日两军大战的场景,只是一问起宝藏之事,却无人知晓。侄儿历经数月,本来是多方打探,一无所获。直到在地处九江府的江湖交汇处,遇到一位自称曾经是陈友谅手下亲军的老者。”

“听他讲,当年汉军一败涂地之余,陈友谅怕随军的财宝落在朱元璋手里。确实曾派手下亲军抬着随军携带的几十口大箱,埋在了鄱阳湖西北沿岸一带。随后朱元璋水军杀到,江上箭炮齐发,火光冲天,船舰一片大乱。汉军兵将只顾逃命,连陈友谅也中了流失而死。”

“那老者当年趁乱侥幸游到岸边,躲进了岸边废弃的屋舍之中,从此便在鄱阳湖边住了下来,而那埋箱子的百余名兵士他就再也没有见过。”

吕子通眉头一皱,接道:“这鄱阳湖地连三府,方圆千里。即便是知道在西北方沿岸一带,仍是川泽密布,若非知道具体所在,如何能够找得到。况且陈友谅将这么大一笔财宝埋在那里,他儿子陈理未必就没有差人取回来。”

柳少阳见吕子通愁眉不展,心想:“叔父这些年一心只在复兴吴王先主基业上,如若得了这笔财宝,便兴复有望。此事累得叔父心思焦虑,须得好好宽慰一番。”随即道:

“依侄儿之见,那陈理逃回武昌之时何等惊慌。大位尚未坐稳,次年朱元璋便水陆并进,兵抵武昌,陈理随即出降,未必便顾得上取出这笔财宝。这么多年,也未曾听说过朱元璋取了陈友谅这笔财富。我还听那老者说,藏宝之事,是陈友谅身边大将张定边一手操办。因而小侄想来,要找到这笔财宝,全要着落在这个张定边身上。”

吕子通听罢低声喃道:“张定边,张定边……”沉吟半响,说道“这个名字,叔父已经很多年没有听过了。十几年前,我在士诚主公麾下之时,听人盛传,这个张定边乃是陈友谅帐下第一勇士。攻城略地,有万夫不当之勇,只是一直不曾见过。后来听说陈理出降之后,他不愿投靠朱元璋,便散去了手下兵将,不知所踪了。”

柳少阳见吕子通藉此忆起了陈年往事,大有伤感之意,忙道:“侄儿以为,我五行门举事,并不急在一时片刻之间。寻找那张定边下落之事,大可多方打听,从长计议。”

吕子通敛起伤感之态,笑道:“贤侄说的在理,是我这个做叔父的性子急了些。愧为长辈,不如你这娃儿有见识!是啊,这么多年都等了,如今越是往后,更是要稳妥操办。把握多些才好,万不可功归一篑。一年来你在外忙碌,风餐露宿,辛苦得紧,叔父心里也好生挂念,这几日就好好歇歇吧。”

柳少阳听了心中一暖,不由想起叔父从小将自己带大的种种情形。心中感激,起身一躬道:“小侄自幼父母双亡,全靠叔父一手带大。效忠吴王士诚先主,是家父生前所忠之事,做儿子的自当秉承父志!朱家与侄儿有杀害父母之仇,小侄眼里,叔父便如同生身父母。孩儿为父母办事,自当竭尽全力,在所不惜。”

这番话说得情真意挚,吕子通盯着柳少阳,面上泛起长辈的慈祥怜爱神色,却又隐隐有着一丝愧疚。

此时门外,忽地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匆匆而至。随即响起了锐金旗掌旗使金玄策的声音:“义父,孩儿有急事禀报!”语气之间甚是焦急。

吕子通听了朗声道:“玄策,有什么事进来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