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必去屋 > 残寇 > 第二百二十章 重炮时代 五

第二百二十章 重炮时代 五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在火炮发言的时代,克虏伯火炮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从俾斯麦时代起,克虏伯家族就逐渐成为了德意志军国主义的柱石,受到国家最高当局的垂青。恪守时间、遵从纪律、执行命令是这个家族的传统。

克虏伯家族的奠基人正是周晓峰现在的座上客——阿尔弗雷德·克虏伯,他生产的大炮曾帮助俾斯麦先后战胜了奥地利和法国,这就是著名的克虏伯大炮。

克虏伯大炮成名之作口径达二百八十毫米。炮管长十余米、重四十四吨,仰角可达三十度,有效she程近两万米,炮弹三千米内可穿透两尺厚的钢板,每分钟可发she一至两发炮弹。

克虏伯大炮的名声在世界近代史上几乎是尽人皆知,而在中国的名声尤大。钢铁大炮伴随克虏伯这个外来词进入中国后,沿袭以往对火炮命名的方法,中国人给了这种火炮一个非常威武的名字——克虏伯,字面上看起来级别要高于以往的xx大将军。对于这个词翻译之妙,实在可以在中国翻译史上大书一笔。

克虏伯在中国的出名主要当然不是它妙之又妙的译名,而是那一尊尊钢铁后膛大炮。曾几何时,克虏伯大炮几乎就是中国海防的代名词。

位于埃森的克虏伯公司最初不过是个小小的铁匠铺,干些打铁之类不起眼的小买卖,传到阿尔弗雷德·克虏伯手里时,只有三间茅草屋而已,几年前他创造出了“罐钢”,并在前年的第一届伦敦世博会上扬名。

为了进一步证明铸钢的xing能,克虏伯才又用这种xing能极好的钢造起了后膛钢炮。可惜的是,他生产的火炮并没有象铸钢那么受到欢迎。

直到十多年后普法战争爆发,普鲁士奠定了在欧洲的强国地位,也为普鲁士建立统一的德国铺平了道路。也因为这场战争,克虏伯一战成名。

七十年代以后,克虏伯工厂里雇工人数激增,工厂规模成倍扩展,厂房里加班加点赶造大炮军火,伴随着前线轰隆隆的炮声,阿尔弗雷德·克虏伯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

当时,一向对法国人看法不是很好的李鸿章目睹了普鲁士大军用克虏伯火炮打败法国佬后,更是对德国青眼有加。从那以后,中国陆军开始学习德国,军火采购的中心也逐渐移向了德国,到后来甚至海军舰船也改为向德国订造。

在欧洲早已威名赫赫的克虏伯大炮开始一尊接着一尊地飘扬过海运到中国,成为了中国国防的骨干中坚,中法战争、中ri战争、庚子之役等中国近代的重要战争中随处可见克虏伯大炮的身影。

及至到了民国建立,已经在中国的国防战线上服役了几十年的克虏伯大炮老当益壮,依然活跃在军阀大战、抗ri战争中,八一三淞沪大战中,吴淞炮台上的**士兵就是cao着克虏伯老炮在抗击ri军,克虏伯大炮质量之好可见一斑。

德国货带给国人质量可靠,经久耐用的形象,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克虏伯大炮。

而现在,趁着克虏伯火炮还没有被重视,周晓峰早已经下定了决心要将其收归旗下,为了达成心愿,他早就想出了各种方案,至不济,也要不惜成本促成双方的合并。

经历过上海手表、燕舞收音机、雪花冰箱以及乐百氏、大宝、中华牙膏、南孚、苏泊尔、美加净.....娃哈哈等众多民族品牌被收购失去活力逐渐没落甚至是消失最终被遗忘之痛的周晓峰,在遗憾愤懑的同时,对那些魑魅魍魉的手段却也多少有些了解。

凭借手中庞大的资本,象克虏伯工厂现在这样一个资本不过数千,雇员不过数十人的小企业,一旦合并,早晚都是大鱼吃小鱼的结局。

面对优厚的条件,相信还没有意识到自身价值的克虏伯先生很难察觉。毕竟距离普法战争还有十多年,克虏伯的优良xing能被认可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周晓峰诱惑克虏伯的利器,比起当时那些民族品牌沦陷时洋鬼子们引那些利yu熏心的民贼入套使出的手段可要复杂得多。某些人打着招商引资的幌子用国民资产换取自己的政绩和外快,无非就是以权换钱罢了。

而周晓峰为了留住人才,可是费尽心思准备了好几套方案,不仅整理了几项后装线膛炮技术资料,还要线状无烟火药的制造工艺。要是以技术换技术还不能在合作中占到优势,他还有许多令人难以抗拒的优厚条件。

筹码足够,就不怕人不就范。

“阿姆斯特朗爵士现在试制出来的还是二十磅野战炮与四十磅攻城炮等中型火炮,以及一百一十磅重炮,该炮在she程和准确xing上都十分让人满意,其有效she程超过五千米,最大she程达到近万米....而他的最终目标,是百吨级四百五十毫米口径的重炮。”

“这....不可能!”

周晓峰带给克虏伯的消息太令人震惊了,他现在研制的二百八十毫米口径钢炮技术都没有完全成熟,那位爵士莫非为了成名犯了疯病不成?

如此大的口径,相应的装药量很容易造成炸膛,一般的钢材根本无法承受。

除非是,克虏伯出品。

“据说,这种火炮采用了一种新发明的造炮技术.....”

勾起了客人的胃口,周晓峰适时住口。新技术无论对于那个技术狂人来说,都是无与伦比的诱惑。果然,克虏伯的表情显示出这位ri耳曼人已经失去了镇静。

在这个时代,各种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克虏伯的枪炮研究也才刚刚起步,还有许多技术细节在摸索中。其他研究者的成果,对他有巨大的借鉴意义。

“国王殿下,不知道您的消息源自哪里,我希望今天能够从您这里了解到其中的详情,请殿下为我答疑解惑。”

克虏伯起身向主人深深鞠了一躬,一个骄傲的技术派,对于比他的成就更厉害的发明,如果不能探究明白,简直会让他吃不下,睡不着。

“好吧,就我了解的部分,阿姆斯特朗先生的发明其优胜之处,也就是炮身和炮弹形制的改进....”

.....要说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最先出名的火炮,并不是克虏伯工厂的产品,而是英国的阿姆斯特朗爵士和军方合作的成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