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我也来参加party
地狱界镇狱浮屠顶层,两座莲台悬在半空,离地三尺,两名佛教菩萨端坐其上,一男一女,男的是刚把唐太宗送走的地藏王菩萨;女的则是观世音,手托净瓶,倒插着杨柳枝,玉容端正,全无半点瑕疵,旁边侍立这惠岸木吒,手拿着一根铁棍,护卫在侧。
地藏王与观音同列五大菩萨,都是坐莲台者,地位本也相当,但观音全盘统筹西行取经一事,此前已把邓坤在地府的所作所为述说一遍。观音听后沉吟片刻,说道:“我看来此事未必如你想的复杂。牛魔王与唐王本是旧识,前来地府助他还阳,也是情理中事。我教这一番谋划,环环相扣,极为隐秘,那牛魔王纵然有天大本事,也绝无可能事先得悉。想来也不过是巧合罢了,不必多虑。”
她这番话其实说得也不错,太宗这次魂游地府,佛教着实处心积虑,设下的局极为巧妙,那增寿算、游地府、野鬼拦路等等安排,其实全是为着后来的西游埋伏笔,但旁人要是不明所以,也难以看出其中的联系来。在观音心中,邓坤又不是未卜先知,根本不可能是谋定而后行的,——邓坤穿越而来,知道过去未来,以有心算无心,这些个细节,她怎能得知?想来想去,也只好用巧合来解释了。
地藏王闻言,也知她说的在理,但不知怎的心里总有阴霾萦绕不去,隐隐觉得邓坤这一番行事不似随性而为,但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默然良久,道:“虽是如此,但那唐王只能增得十年阳寿,与我教原先所想不符,唯恐有些妨碍罢。”
观音笑道:“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唐王阳寿本来已尽,合该重投六道,全是因为他应着我教大兴之数,方才多赠他二十年光景。既然不成,想来也是他命里无福消受,天意如此。”
地藏王默默点了点头,不再说话。观音又道:“此时事不宜迟,我便与木吒赶往长安,将那锦斓袈裟与禅杖赠予金蝉子,引他西去。地狱之事便劳你多费心了。”说罢领着木吒捧着宝贝,飘然而去,径上长安。
光阴弹指,长安城内,当七日正会,玄奘具表,请太宗前来。太宗即排驾,率文武多官、后妃国戚,赴至寺里。那一城人,无论大小尊卑,俱诣寺听讲。万众瞩目之下,玄奘登高台,你看他如何打扮:穿一身锦斓袈裟,辉光艳艳满乾坤,结彩纷纷凝宇宙;拿一根九环锡杖,铜镶铁造九连环,九节仙藤永驻颜;戴一顶毗卢僧帽,浑如极乐活罗汉,赛过西方真觉秀。先不论法性如何,单就这卖相,就已经让人生出顶礼膜拜之感。
列位,你道那锦斓袈裟与九环锡杖如何便到了玄奘手中?这一切如同原著,那观音与木吒到得长安,变作两个疥癞和尚,捧着宝贝沿途叫卖,开价奇高。恰逢大唐丞相路过,见她二宝可喜,便引了去见太宗。这菩萨也不过是故弄玄虚,明知这两宝是给玄奘的,哪里要什么钱?两三句话下来,将两宝奉赠,分文不取。是以玄奘开坛说法,便有这一套行头。
话说玄奘说法,那法师在台上,念一会《受生度亡经》,谈一会《安邦天宝篆》,又宣一会《劝修功卷》。观音所化的疥癞和尚突然近前来,拍着宝台厉声高叫道:“那和尚,你只会谈小乘教法,可会谈大乘么?”
玄奘闻言,心中大喜,翻身跳下台来,对观音礼拜道:“老师父,弟子失瞻,多罪。见前的众僧人,都讲的是小乘教法,却不知大乘教法是如何。”
观音道:“你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浑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
正讲处,有那司香巡堂官急奏太宗道:“法师正讲谈妙法,被两个疥癞游僧,扯下来乱说胡话。”太宗闻言,便引众出来观看,见了那两个和尚,觉着有些眼熟,想了一想,记了起来,问道:“你是前日送袈裟的和尚?”
观音见了太宗,也不下拜,立着答道:“正是贫僧。陛下有甚话讲?”
太宗道:“你既来此处听讲,为何与我法师乱讲,扰乱经堂,误我佛事?”
菩萨道:“你那法师讲的是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脱苦,寿身无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