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多的废话总有说完了的时候。又过了几日,在杜疤瘌依依不舍地叮嘱中,程名振和杜鹃带领锦字营所有战兵和一部分负责押送辎重的老弱离开了巨鹿泽。他们沿着刚刚发过春汛的洺水河东岸,穿过那些被战火烧成的荒野,一路向南。大部分弟兄都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变相放逐,还以为此行的目的真的是为了去追债,嘻嘻哈哈,边走边玩。为了给大伙足够的缓冲时间,程名振也不急着赶路。每隔二三十里,便停下来休息片刻,一方面整理队形,一方面观察周围哪里适合屯垦开发。
凭心而论,洺水两岸的土地都很肥沃,随便一处都可以开出大片的良田。沙河、漳河、溆河还有清漳将太行山融化下来的雪水源源不断地送往各处,沿途浇灌出郁郁葱葱的翠绿。不知道从哪一年起,地方官府在河道两旁修建了大量的水渠,纵横交错,乳汁般哺育了周围的城市和乡村。只是战乱的破坏太残酷了,那些水渠长时间没人修理,到处都是缺口。而清冽的水源便从缺口处淌出来,灌出一片又一片水乡泽国。
沿途的大多数村寨都没有人烟,房屋的窗口上堆满了鸟粪。狐狸和黄鼬在屋脊上站直身体,冲着大队的兵马翘首张望。它们孤独得太久,已经忘记了人类的危险。偶尔在道路两旁看见麦田,杂草却生得比麦子还密。也不知道是麦田的主人无心打理,还是那些麦子本来就是野生的,根本就不会被收获。
以前程名振带领兵马从狂野中走过,心里并没觉得它有多荒凉。那时他是劫掠者,土地有没有产出并不需要关心。而现在,他却是在努力地寻找一片可以安身立命之所,同样的景象看在眼里便生出另外一番滋味。
用“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注1)而这份罪孽很难说到底是谁造的,官府将张金称百姓逼得失去了活路。揭竿而起的张金称们则来了个玉石俱焚。越是战乱的地方,百姓的生活越艰难。百姓的生活越艰难,越容易起来造反。如是循环往复,用不了两三年,城市便化作了废墟,村寨就变成了坟墓。
而把这些荒废的土地再利用起来,远比破坏时困难。还没等走到目的地,段清、张瑾等人已经感觉到了前途的渺茫。为了打消张金称的疑心,锦字营只带了两个月的粮草。如果他们无法尽快找到充足的补给,届时张金称只要把粮草供应切断,大伙就得乖乖地回去任其揉捏。
直到接近洺水县的时候,他们才看到了第一缕炊烟。非常淡,若不是因为傍晚的阳光太璀璨的话,那点单薄的炊烟几乎被众人忽略。程名振派了三百名骑兵赶了过去,堵住了县城的通往外界所有出口,最后也不多堵住了千十号人。并且个个面黄肌瘦,身上绝不像有什么油水可榨。程名振从中找了个年长的老汉,和颜悦色地询问了几句。对方吓得结结巴巴,好一会才说明了身份。原来他们也不是本地人,逃荒逃到这儿,看到荒废的城池,所以就大着胆子住了下来。如果好汉爷们不高兴,他们可以连夜搬走,把收集起来的所有家当都留下,只希望好汉爷们高抬贵手,别把大伙全杀光了,断了几家人的香火。
“你们那点儿家当,还是自己留着吧!”程名振哭笑不得,只好硬着头皮表示安慰。“我再给你们留一千斤米,你们拌着野菜熬粥喝,也许能坚持到秋天!”
“好,好汉爷!不,不用。”老汉几乎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嘴唇哆嗦了很长时间,才终于又憋出了半句,“好汉爷不要我等的孝敬,我,我等已经,已经感激不尽。怎,怎能再要好汉爷,破,破费!”
说着客套话,喉节却不住地上下移动。显然是受不了那一千斤米的诱惑,内心深处正在做激烈的挣扎。
“留着吧,大人少吃点没事,孩子别饿坏了!”程名振挥了挥手,低声命令。这伙人都是外地流浪过来的,按理说死活都与他无关。但他的心情却没来由地感到压抑,压抑得几乎无法透气。
“谢,谢,好汉爷!”老汉立刻跪倒于地,咚咚咚地直磕响头。周围衣衫破烂的百姓见此,亦跟着跪了下来,叩头念佛,感激不尽。
“走吧!”程名振叹了口气,回头招呼弟兄们继续赶路。队伍才开始移动,方才那名老汉却又膝行着凑了上前,“好,好汉爷…….”
“有事么?”程名振带住坐骑,皱着眉头问道。
“没,没事!”老汉吓得哆哆嗦嗦,差点瘫在地上。半晌,见程名振没发火,终于又鼓起勇气,以颤抖的声音问道,“等,等秋天收了。好,好汉爷要收几成的利息?”
注1:出自曹操所著《蒿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