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必去屋 > 抗战惊雷 > 第三百零四章 华北态势,以围代攻

第三百零四章 华北态势,以围代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感谢zhenzhen111,luchengzhong,160514190629203,shukecheng,宫崎俊,frb9898,kky777,亚布拉汉,暗黑伯爵,摩人等书友的打赏月票,祝朋友们万事如意。

********************************************************************

“这老犟头儿!”王桂花挺生气,张了张嘴,又把更难听的话咽到了肚里。

姜俊凤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算了,他不理咱们也没什么,等时间长了,他的想法会慢慢转变过来的。”

“转变不转变的,反正他在村上也说了不算啦!”王桂花伸手指了指一户人家,说道:“新村长俺看不错,读过书的秀才,为人也和气,老孙头儿可赶不上人家。”

姜俊凤不置可否,只是笑了笑,在自家门前与王桂花分手告别。

……………

一九三九年,日本华北方面军针对战局形势,将这一年度的肃正作战计划分三期施行:第一期一九三九年一月至五月;第二期一九三九年六月至九月;第三期一九三九年十月至一九四零年三月。

而确定的肃正作战地区又分为冀中作战、鲁西作战、晋东作战(一号作战)、太行山脉肃正作战、鲁南作战、五台作战(十号作战)、扫荡北部山西军作战(N号作战)等。

冀中平原就不用说了,盛产粮棉,人口稠密,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因为富庶而被八路军称为中国的乌克兰,日军则称其为八路的兵站。

这样一个双方都势在必夺的地区,爆发长期残酷的战斗,是难以避免的。多田峻一面用铁路、公路分割各抗日根据地的联系,一面命令集中冀中的部队以前所未有的耐心反复进行扫荡、蚕食和封锁。经过这些行动,冀中的日军确实取得了相比以前更为成功的战果。

从地图上便可以看到,有华北粮仓之称的冀中根据地,在日军的进攻下形成了由北向南、由西向东的退缩局面,很多县城、大镇都沦陷了。

从日军的作战计划和作战区域来看,华北日军虽然开始重视GC*D武装,但在战场上,这种认识并没有始终如一地加以实施。对于互有矛盾的重庆和中G两方,究竟以哪一方为真正的敌人模糊不清,在战场第一线应该以谁为打击目标。判断也并不清晰。

也就是说,日军的肃正作战计划是谁都打,不光是中G的军队,还是归属重庆的沈鸿烈、于学忠等部,阎锡山的晋军,也都在打击之列。

究其原因,固然由于中国派遣军及日本政府的基本布局,一贯以国*军势力为主要敌人,粉碎其继续作战企图为目标,从而致使作战观念不能统一。但是,不可忽视的一点,却是多年来存在于整个日本陆军的“歼灭野战军”的战略教条所起的作用。

而多田峻将华北的重点清剿巩固地区指向冀中,目光是毒辣的。华北大粮仓——冀中平原,作为平原地区,不仅富庶、人口众多,也更有利于发挥日军的机械化优势。

如果能消灭八路军,或将八路军逐出平原,不仅能确保其占领的平、津等要地和津浦、平汉等铁路运输线的安全,也断绝了八路军的物资和兵员的最大供给地。

集中力量的扫荡、攻剿,日军取得很大的战果,至一九三九年夏秋,日军已经侵占了冀中区的全部县城和主要集镇,并大修公路,广设据点,还不时集结兵力,梳蓖拉网,进行“扫荡”作战。

对于鲁豫皖边区的崛起,多田峻并不是没有注意到,但他有他的难处和苦恼,最主要的便是兵力不足。

至1939年秋冬,敌原进攻华北的老师团,已被调至武汉、广西或回至朝鲜和日本国内,进行要地守备、作战、休整。华北的守备则由新成立的第32、第35、第36、第37、第41师团等部队担任。这时敌在华北及内蒙的部队,为九个步兵师团、一个骑兵集团、十二个担任治安作战的独立混成旅团、一个野战重炮兵旅团、一个飞行团。

总兵力为二十五万余人的华北方面军,既要警备广大的占领区,还要把相当一部分主力摆在黄河边和中条山,与国*军对抗。在当时,伪军的数量和规模还不是特别大的时候,多田峻能够调动的机动兵力并不多。

为了弥补兵力不足,多田骏只能利用铁路和新修的公路,向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并以一部分兵力采用高度分散配置的方法,对抗日根据地推行伪化与进行封锁。

正因如此,华北日军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但对敌后抗日武装来说,还不算是压力如山而来。不仅八路军还在支撑,还在发展;隶属于国*军系统的敌后武装,比如庞炳勋、孙良诚、于学忠等部队,也没有遭到太大的损失。

而就在多田峻频繁向总部请求援军,以改善华北治安状况,并有望得到批准的时候,国*军反动的冬季大反攻,又把他的期望击碎了。

冬季大反攻给了日军以沉重打击,使日军认识到国*军的实力还很强,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极大削弱。所以,日军更改了继续从中国战场缩减军队,以及增后华北的计划,准备继续对国*军进行短切突击形式的进攻。

当然,主战场便是长江中上游地区,作战部队也以十一军为主。为解决十一军兵力不足的困难,日军还从南京、苏州等地的守备部队中抽调了兵力,对于多田峻的请援自然就置之不理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多田峻深感要对鲁豫皖边区实行重兵扫荡困难很大。因为新七军的实力已经从几次战役中有所体现,周边还有第三集团军、七十六军、骑八师,甚至大别山的桂系部队等十几万国*军能提供支援,至少要动用三到四个师团的兵力才有可能取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