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必去屋 > 当一个人只能穿越三次 > 第八十七章 新飞机组装完成

第八十七章 新飞机组装完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随后在机库边上的停机坪停好后,所有人开始在安-225上到处检查问题,检查完后,两名从苏联赶来的试飞员和三名中国试飞员,还有一个10人的技术小组一起上了飞机。

为什么要用苏联的?因为这种重型飞机中国国内没人飞过,中国飞过最大的就是伊尔-76这种起飞重量100来吨的。

美国倒是有飞过大飞机的,但是这个是安-225呀,苏联人设计的,美国人他根本就开不了。

在飞机上启动了所有的机载设备后,检测了整架飞机的航电设备没有问题后,正式开始加油,当然也没人敢一次加满,要是万一出点问题,那这个飞机就是个大炸弹。

加了5分之一的油量后,安-225开始启动发动机,并在10公里的跑到上开始滑行,随后试验了制动系统、通讯系统、导航系统、一系列的检测项目后,又回到机库中了。

然后把油放干净后,机械人员开始对整个机身进行检查,忙了两天,所有检查才结束。

而这个时候,已经有媒体开始报道,柳氏飞机制造工厂的飞机出仓库进行试飞前检查了。但是因为没有照片,所以也就没有引起太多人注意。

1月12日上午,柳风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1月18日试飞,欢迎各国记者来现场观看。

这下子所有人都感兴趣了,随后各国记者都开始往沈阳聚集。

柳风和北京通了电话,按照合同,要求了领空开放和军机护航,北京方面到是很痛快的答应了,随后柳风邀请了老邓来看试飞,就撂了电话。

老邓倒是没犹豫,第二天就跑来了,见到柳风什么也没提,直接就跑去机库看飞机了,一群人见到飞机后基本都呆了,这也太大了?

老邓倒是有些真的担心能不能飞起来了,扭头对柳风说到“这个大家伙真的能飞起来?”

“放心好了,飞是肯定能飞,但是载重没上之前,还不能说是成功了”

“多长时间能造一架呀?”

“目前情况下,需要至少半年,技术工人不够,水平太低基本理论都得教,还有那些个革委会的破干部最好都滚蛋,连乘法都不会,来干什么?”

老邓的脸色也是一暗,不过没说什么,这个事情他也没话讲。

“现在我需要的是大量的人,有一定技术基础的技术工人,你现在不是解决不了工作岗位问题吗?正好把那些上山下乡的都给弄回来,送到技术学校里学技术去。”

“外面的10个厂房至少有7个是飞机组装工厂,一个工厂里能生产三架安-225,四架安-124,那么达到正常生产的时候最少是同时开工26架飞机,一架飞机要400多个人。”

“如果像这样三班倒的话,就是1200人,后勤保障至少要2500人以上,零件的产量,钢材和合金的产量,芯片产量,这些,现在统统都跟不上,你要速度解决。”

“我的飞机要优先保证苏联,他们现在在打仗,估计他们也要急疯了,伊利亚大使已经4次来向我催促迅速上马安-124了。”

“你们不要考虑国家层面的问题,这个问题在你们那里是有问题的,但是在我这里是没问题的,这个世界上没几个人敢来对付我的。”

“因此,你们一边卖阿富汗武器,一边卖苏联人飞机,两不耽误,你也不用怕苏联人赢了,东西要是管用,老蒋不早就成土皇帝了?”

“所以,你要迅速的把人给配上来,你要是陪不上来,我就得从国外找,这等于抢你们的饭碗。”

“另外,飞机的配套工厂要迅速建立起来,沿着沈阳的另一个方向向南铺开,一直铺到营口去,在营口弄个大港出来,这样大量的备件就可以装船迅速海运。这对以后形成装备制造区是十分有利的。”

“学出来的技术工人,在工作技能成熟后,是可以辞职的不是?我是资本家,不是奴隶主,辞职的工人回去自然可以形成主力的产业工人,起码在我这里可以学会到底怎么管理工厂。”

“指望什么都不会的人能成为产业大军,那就是个笑话。再有,26架飞机同开工,后续的配套工厂至少要500家以上,年产2000多万个配件,才能满足,你知道那意味着什么。”

“我明白了,我会尽量加快速度安排的,这点你放心,不会耽误你的事情的。”

老邓看着柳风,心里一阵的无奈,现在自己难道能放弃这个诱饵吗?根本不能,500家工厂能拉动多少产值,他可是清楚的很。

并且由此解决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带来的影响会更大,这个家伙是算准了自己就是看见火坑都得跳呀。

“年轻可畏呀,希望你好自为之。”

老邓说了一句,转身就走了。

“死老头,临走还要占便宜。”

柳风嘟囔了一句,不过声音很小,犯不着惹得大佬不高兴不是,算计人家一把还不让人念叨,那可太过分了。

随后几天,以美苏为首的各国飞机专家都到了沈阳,各国记者也都迅速赶到了沈阳,并在机库里参观了安-225,在安-225把机头扬起后高4.4米、长43米的巨大空间,让所有人都十分的惊讶。

并且,在机库内部还加装了能够移动的自卸装置,这样就解决了大部分散货的装卸问题,极大减轻了地面配属的负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