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必去屋 > 阉党 > 第六十七章 皇宫新生活运动

第六十七章 皇宫新生活运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刘健、谢迁的不满并未能阻止新课改的实施,二人去找过商辂,但却吃了闭门羹。原因很简单,商阁老现在满脑子都是流民大军进逼,哪还顾得上宫里这些小事。

前线传来急报,京营南下第一战便吃了个败仗,在永州折了数千团营将士,统兵官朱永急忙下令防线收缩,不敢硬碰流民大军,八百里加急请朝庭再派援兵。

陕西那边的情况也不容乐观,项忠调任湖北巡抚后,原布政使焦晃接任,此人过于胆小,关中虽有数万明军精锐,但却被他严令龟缩在几个城池中,结果被李原率众各个击破,一路砍杀过去,溃兵无数,兵锋业已进逼西安。

种种不利的消息传到京师,商辂再怎么淡定也坐不住了,他是力主强硬镇压的,属主战派。现在官军却连遭惨败,他不仅是面上无光,更要担一个居中协调不力的罪名。当然这个罪名还不怎么让他头疼,哪朝哪代平乱能一路顺风顺水,凯哥高奏的?初战失利的事情很正常,可要命的是现在他手中已经没有什么机动兵力可以抽调出来了!

自打英宗陷于“土木堡之变”后,大明朝的军事力量便一厥不起,走向了下坡路。全国最强的军队便是京营,京营兵力组成是从各地卫所精心抽调的精锐,可以说是集全国之力打造的一支强军,总兵力十一万,分为十二团营。抚宁伯朱永南下就带了七万,留在京中的不过四万。

现在朱永打了败仗要援兵,陕西那边守不住城又要援兵,两个方向同时要兵,这四万人随便搁哪儿都不够用。本指望乱军是流民组成,没什么战斗力,一战可定,没想永州刚一碰面就给人家端了几千人,去了十分之一,商辂急得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上火。

边关的守军肯定是不能调的,蒙古那边小王子正闹腾得凶,巴不得大明的边军回调平乱,好混水摸鱼。江南等地又一向民风孱弱,能拿得出手的卫所寥寥无几,西南四川的驻军更是指望不上,天遥地北的,等他们赶来黄花菜都凉了。可是要不调援兵过去,流民大军势必会突破官军防线一路北上,到时候可真是江山危矣。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商辂有些后悔当初没有采纳宫内那个小太监的法子,剿抚并用,以至于现在落得如此结局,想收尾都收不了。据闻有御史已经准备弹劾他这个阁老,礼部右侍郎周洪谟更是上了一策《流民说》,提出突破祖宗"山禁",仿东晋侨置郡县之法安置荆襄流民。他的《流民说》一出,便引起朝中轰动。大部分官员并不知道胡义那日在昭德殿已经将流民说的内容提前出炉,听了周洪谟的方法都觉得眼前一亮,可行!一致要求内阁改弦更张,调整对流民的政策。

商辂知道他们说得没错,可眼下流民已成气候,李原等人已有王霸之资,这时候谁还跟你谈招安,谈安抚!还是先想法子将流民锋头遏制制再说吧,

商辂头疼胡义可不知道,他身在宫中,并不知道外面的事情,唯一知道的事情就是汪直被万贵妃派去腾骧四卫监军了。

汪直虽然年轻,但史上记载此人的确是打仗的一把好手,而且还特别喜欢打仗,用句后世的话说他就是一军国主义分子,三天两头带兵出关找蒙古人的麻烦。胡义寻思这家伙这么爱打仗,说不定能在这次平乱之中出些风头,倒也没想太多。自己原本是想撬动历史的车轮的,可是奈何人微言轻,改变不了什么,这场战事没个两三年停不了,还是安心搞自己的“皇宫新生活”运动吧。

………………………………

“来,大家注意了,听我口令…预备…一二三四、二二三四、三二三四…”

内书堂前的小广场上,数十个小太监正按照胡义的口令做着伸手、后扩、歪腰等动作,一个个有板有眼,动作还算整齐。

队列旁边则站着万安、汪朝宗、刘吉、唐旭、赵恒等人,前者是奉贵妃娘娘的命令来观摩的,后者则是奉令配合。而九儿则是舒服的坐在一张椅子上,一边看小太监们练习,一边从一旁的宫女手里接过吃食,模样像极了二世祖。

万安将他的样子看在眼里,乐在心里,胡义这小家伙果然有一手,这才没几天功夫,就让太子殿下乐不思蜀了,再这么展下去,皇上准会拿了他的太子位。

汪朝宗古怪的看着小太监们的操练:“这就是胡公公说的健身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