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屋

繁体版 简体版
必去屋 >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 第四九九章 三个女孩一台戏

第四九九章 三个女孩一台戏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荀彧赶着在年前返回昌邑,因此南下经过邺城时,过城而不入,只是派人进城向刘和知会了一声,表达了谢意。刘和大概能猜到荀彧这一趟走下来心里的感受,因此也不留难他,只派程秉出城相送,倒也好聚好散。

送走荀彧不久,从河东来的一支送亲的队伍,成了年末邺城内的热门话题。

事情还得从前段时间刘和派甄俨前往河东安邑向吕布要人说起。当时贾诩从弘农走脱,与李傕分道扬镳,直接来投奔了刘和。刘和得知贾诩的两个儿子被吕布强留在安邑,便派了甄俨前去要人,条件则是向吕布提供数十万石粮食,以解吕布的燃眉之急。因为此前刘和已经从李傕手中救出了高顺,并且做了一些收服高顺的铺垫之事,所以这次一并让甄俨见到吕布之后解决。

吕布此时就像困于笼中的猛虎,虽然被饿的失去了气力,但噬人之心从未改变,他听了夫人严氏的枕边风,居然顺竿子往上爬,反过来向刘和提出结亲的要求。甄俨的妹妹甄宓虽然还未正式过府,但却是刘虞亲口应允了的婚事,甄俨可不想看到有人赶在自己妹妹前面嫁进大将军府,所以便提出了让侯成和张辽作为吕娘蓉的家将一并嫁到邺城的过分要求,向以此打消吕布的念头,结果吕布为了自己的前途命运,竟然好不犹豫地答应了。

事情超出了甄俨能够控制的范围,他也没有胆量隐瞒不报,只好空手返回邺城向刘和请示,为此刘和还纠结了一阵子。犹豫着到底要不要留虓虎吕布一条命。刘和比谁都清楚,虓虎吕布就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能伤人,用不好就会伤己,这从吕布认的那两个义父最终的下场就能看出来。

刘和想到吕布当初在长安曾经帮着蔡邕和蔡琰说话。蔡琰与貂蝉的私交也甚好,加之现在吕布拿着贾诩的两个儿子,又愿意卖一个送俩,将高顺、侯成和张辽打包一起送过来,为了让自己安心,让蔡琰顺心。让贾诩归心,也为了高顺和张辽这两员不可多得的勇将,刘和最终决定顶着名誉受损的压力,答应了吕布条件,愿意迎娶吕布的女儿进门。

吕布现在还扣着从长安出逃时的一群朝堂大臣。这名声自然好不到哪里去,虽然刘和心里巴不得吕布给这些大臣养老送终,免得这群只会拌嘴皮子的家伙到了洛阳给老爹添乱,但名义上还是要时不时声讨吕布几句,然后再以投鼠忌器为借口,不肯出兵攻打吕布。

若是刘和娶了吕布的女儿,以前他用来搪塞洛阳方面的理由就会站不脚,保皇党们会认为刘和已经制服了吕布。接下来自然应该将被困在安邑的众大臣们释放。

然而,刘和压根就不想这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大臣们回洛阳给老爹添乱啊!

洛阳现在就是刘虞的一言堂。虽然刘虞不会做王莽,但他也不会在这种复杂的形势下把权力交给毫无理政经验的少年皇帝,更不会把权力交给其他的大臣,所以尽管刘虞心里觉得有些愧疚,可这权臣还得继续当下去。

刘虞对于儿子刘和的吞天之志洞若观火,但他还没有迂腐到联合外人来跟儿子作对的地步。有时候他心中在想,就算儿子走到了那一步。这大汉朝不还是姓刘吗?上古时期,那些贤明的人皇可以将位子禅让给有能力外姓之人。为什么老刘家内部就不可以来一次权力交接?只要儿子刘和能善待灵帝一脉,就像当年光武大帝善待主动请辞的太子刘强那样,这皇权之争其实也不会过于血腥,甚至可以做到和平交接。既然连王莽那样的外姓之人都能篡夺了刘姓江山,堂堂光武之后为什么不可以替自己的祖宗料理江山呢?

要知道,王莽虽然篡位的时间不长,可他确实是终结了前汉并建立了新朝,只不过许多读书人心里不肯接受,加之光武帝刘秀确实是刘邦的后人,所以大家便有意将王莽这根扎在前汉与后汉之间的钉子无视了。

刘虞现在的心态就像一只鸵鸟,他眼睁睁地看着儿子刘和在黄河以北壮大,却不愿意去干涉和过问,因为他比谁都清楚,若是没有儿子南征北战、保境安民,这大汉的江山早就分崩离析。现在许多州牧手中握有兵权,麾下军队多的有几十万,少得也有三五万,他们其实就是割据的军阀,朝廷想要削去他们手中的权柄,把中央的政令推行下去,还得靠儿子刘和出手收拾这些家伙。

只是,等到儿子收拾完这些军阀之后,他可能交出手中的兵权回家养老么?

刘虞不想知道答案,因为就连他都无法接受刘和交出兵权的结果,更遑论刘和麾下那些忠心耿耿的文臣武将。

刘虞现在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不会看到儿子走出那一步,至于他死之后的事情,一切就看天意吧。

刘虞在洛阳违心地做着权臣,刘和在邺城的日子也不好过。按理说,各地最近开始传来好消息,北方的瘟疫已经被有效遏制,张机调配出来的十几种方子对于治疗伤寒类疾病有着很好的疗效,天象院的徐岳也写信过来说干旱的天气有望在明年春季结束,流民安置的事情也在稳步推进,刘和应该松一口起才是。

然而,刘和现在不仅没有松上一口气,却是每天夹在三个女孩当中,日子过得咬牙切齿的。

究竟是那三个女人让刘和头疼呢?便是甄宓、小乔和吕娘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