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你母后并几位姨母长大,婚事还没定的时候,阿耶就打算每人在这儿预备一所避暑的别院,派人跑遍了终南山,圭峰山这一带风景最好,主要是下面那里的高冠瀑布,是本朝岑嘉州诗称‘岸口悬飞瀑,半空白皑皑。喷壁四时雨,傍村终日雷’的所在,所以就在紫阁、大顶、凌云、罗汉诸峰上边选址建起别院来,当然也不只是女郎们有,郎君们也是委屈不了他们的。”薛氏面露追忆之色,悠悠道,“你外祖父家也是本朝望族,赠与子女的别院当然不会差到哪里去,但你四舅舅为人挑剔,所以向你外祖父请求他的这所要自己做主来建,你外祖父允了他,这座紫阁别院,是他亲自筹划设计,里面一草一木都是他亲自指挥安置的。”
元秀奇道:“那为何……为何……”
“为何这会到了你们兄妹手里,而不是被抄没?”薛氏反问道,“只因这儿才做好,你母后就被赐婚先帝,你四舅舅与你母后感情极深,便将这座别院送给了她做嫁妆,后来么,你母后西去,这儿自是留给你们了。”
文华太后甍逝的时候,元秀年方三岁,说是三岁,实岁不过两岁,别说外家,就是生母也只是本能的依恋,自己那些毫无印象的外祖并舅父,实在提不起慕孺之心。如今提到郭家之人,看着薛氏悲恸,她却只有讷讷,岔开了话题道:“这么说大娘在这儿也应该有别院了?”薛氏虽然只是郭家的养女,但从她素常的言谈举止可知郭家待她着实是亲厚的,完全是当成了嫡亲的女儿来看待,以郭家当时的兴盛,区区一座避暑的别院,郭家的女儿们有,也断然不会亏待了她。
薛氏轻描淡写道:“阿耶是也为我准备了,但后来被我送了人。”
元秀不由一怔,郭家族没的时候,薛氏已经出嫁,别院虽然是郭家给的嫁妆,但按照唐律,出嫁之女不承父家之罪,连同嫁妆也不在查抄之内,那座别院只要列在了薛氏的陪嫁之中,便不至于被查抄,实际上,元秀如今也不是没有嫡亲的姨母在世,只不过一个随夫被流放到了岭南道,一个在江州随子谋生,都是在郭家倾覆之后再也没有回过长安的。
这两个尚在世的姨母并薛氏的别院,照常而言,应都还在。以薛氏对郭守的父女之情,怎会将郭守亲自为她准备的嫁妆送人?
正想着却听身旁别院引路的总管好容易寻到了机会插话,殷勤道:“贵主请看,前面就是贵主在别院的居住之处,不知贵主可还满意?”
元秀闻言抬头看去,却见几级青石阶梯上,两旁茂密的湘妃竹林簇拥了一条可容三人并行的鹅卵石小径通往了一个月洞门。这管事所指的正是门内。
进了门眼前豁然一亮,但见旁边粉墙下凿出一条小溪潺潺流淌,看水流的方向却是从院内向外竹林而去,管事介绍道:“这是山顶引来的活水,此处为别院之中最高之地,因此水先从此处通过,再向下汇聚入湖。”
因别院随山势而建,这时候她们回身眺望,可从茂密的枝叶之中看到别院中间正有一个不大不小的湖泊,中间植了水生草木,茭白之物,可泛轻舟,当真是一派江南风情。
循溪往上,却不见巍峨端方的建筑,只有依在山势上的数间竹楼,精致可爱,皆是架空了半层。管事见元秀面色诧异,道:“贵主,这是南诏那边的楼阁样式,因山间虽然清凉,但夜晚湿气却重,虫豸丛生,因此采用这样的样式,可避蚊虫不说,也不易让湿气入骨,虽然瞧着不及我梦唐的屋子气度好,但避暑时偶然住一住,却也是别有趣味,贵主不妨进去瞧一瞧,若还不愿意,旁边也是有明堂样式的住处的,只是比此处略矮一些。”
元秀年少,正好事的时候,虽然未见过南诏的吊脚竹楼因此面色讶异,但听了管事的说明,却饶有兴趣的点了点头:“既然是四舅舅的心血,因母后当初赐婚为太子妃才肯转赠,必定有特别之处,不必换了,本宫今晚就住这里试试!”
………………………………………………………………………………………………………………………………
昨天我糊涂了,青要山是在洛阳附近,主要是几年前写个短篇考据的小说,查这两个的资料查太多次,印象深刻,一下子就记差了。还好今天忽然醒悟过来……擦汗……